▲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孙兴杰
据媒体报道,美国司法部、国防部、国务院、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联邦机构呼吁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撤销中国电信公司在美国境内提供国际电信服务的执照。
去年5月份,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否决了中国移动的授权;9月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和共和党议员考顿声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美国能够介入到美国的网络,窃听美国企业和政府的通信。
现在多个联邦政府机构再次以安全的名义,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撤销中国电信的执照,进一步确认了美国政府将电信产业安全化的脚步在加速。中美技术脱钩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家安全就是个筐。美国排斥和打击外国公司惯用的理由就是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
外国企业很难去投资美国重要的产业。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建立了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主要是担心外国企业收购美国的产业。
产油国的石油美元,以及日本这样的贸易盈余国家手中有大量的美元,在严格的审查之下,流出美国的美元又流回美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种安全主要集中在经济范畴中,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但显然,现在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安全的范畴,将国家安全当作趁手的兵器,以政府的权力去打压中国的企业。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对华为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压。可以说美国是在以动员国家的力量去对付一家中国企业。
无论华为还是中国电信,都算是广义上的通信行业。华为生产硬件,中国电信提供通讯服务,但美国用了几乎相同理由,那就是中国企业受中国政府的约束,也会为中国政府工作,窃取美国的信息,对美国可能发动网络攻击。
美国司法部的理由就是这样。它所谓中国公司威胁到美国安全的说法和指控,并没有证据,而是建立在猜测和联想之上。
过度安全化会影响美国利益
虽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还没有做出决定,但是按以往的经验来看,在联邦政府、国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之下,联邦通信委员会多半会回应这样的政治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白宫的态度。中美在今年年初刚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此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机构也是呼吁美国公司不要向中国出售大飞机发动机,但是特朗普在推特表达了不同的意见: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是最好的,可以向中国出售。
不得不说,过度的安全化会影响美国的商业利益,更何况对中国电信公司的打压也是莫须有的罪名。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暴发,美国是重灾区,中美合作抗疫是两个世界大国的责任。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和威胁。遗憾的是,疫情没有让美国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而是延续了贸易冲突以来的套路。
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突如其来的传染病,没有哪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像美国这样公共卫生水平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防控物资还是一样短缺。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为此,特朗普启动了《国防生产法》,要求美国企业转产生产防控物资;五角大楼提出了1.3亿美元,让美国在未来90天内将N95口罩的国内生产量增加到3900多万个。口罩并不是高技术含量的商品,但是在疫情之下,它具有了安全和战略的属性。
电信产业是高科技行业。美国为了维持其技术优势,有可能会采取非常规手段打压对手。疫情之下,口罩也有了安全含义。疫情不是阻止了美国采取的“脱钩”战略,反而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更何况,特朗普之前就一直宣称要建立美国强大的国家边界,建立美国强大的制造业。
实力差缩小,中国要引导重新塑造中美关系
最近,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库德洛更是放风说,美国政府将支付产业转移的成本。
从全球化的基本的逻辑和尝试来说,劳动分工、比较优势是全球性生产的动力所在。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是正常的,企业追求利润是全球产业链形成的动力。因此,“脱钩”并不是好的选择。
而从中美贸易冲突,到现在的疫情大流行导致的全球经济停摆,这几乎提供了一个极端条件下的试验,也就是产业链中断或者暂停之下的世界经济是什么图景?如果试验的结果是,付出的成本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产业链转移或者脱钩就可能进入选择的菜单。
美国滥用安全理由,已经是现实,由此带来的冲击就是产业链的缩短甚至中断。
不过,反向思考一下,产业的合作或者全球分工其实是建立在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之上。如果美国认为口罩有可能变成战略资产的话,那么,口罩国产化就是必然的选择。
但中美之间有巨量的贸易和投资,这本身体现了中美之间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现在,中美建交已经四十一年了。四十而不惑,中美需要反思和检视两国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疫情或者贸易冲突让我们看到了中美关系的脆弱之处,这甚至影响了中美关系的舆论气氛。越是波折或者艰难时刻,中美越需要寻找和发现中美关系的长期价值、长久逻辑以及合作的根本支柱。
四十不惑,中美关系已经到了新的阶段。两国的实力差距大大缩小,到了需要中国去塑造和引导中美关系的时候了。中国不能只是简单地回应美国。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中美两国以及世界的潮流,这是中国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疫情终归会过去,中美之间是化危为机,扭转乾坤,携手合作,还是持续脱钩,甚至跌入陷阱,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而答案就在于中美双方以何种心态和手法进行互动。
□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李碧莹 校对:陈荻雁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