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如果您能让自己的孩子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无论学成后是否归国,我即便是不支持,但也会理解。
为什么?
因为知识总需要用武之地。
在过去我们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的时候,一个留美博士后即便是回国,可能在一些领域里,国内都无法为他提供必备资源和科研条件。
那个时候的留学生不愿回国,更多的是一种不得已。
而如今,我们不仅拥有全工业门类的生产能力,还逐步开始在顶尖科技领域领跑。科研条件是具备的,学术环境是在优化的。
这个时候留学生不愿回国,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纯粹的选择。
我不想对个人的选择做过多的置评,毕竟从我们的进步速度来看,速度已经快得让自己人都看不太懂了。
而没有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变革中来,有损失的实际上是他们自己。
但是我还是会心疼。
心疼的不是人才,而是钱。
在国外从小学到博士,如果想接受到真正的精英教育,那么花费都是天文数字。
在那里读书可以有多贵?
这么说吧,奥巴马当上总统的那一年,是他刚还清助学贷款的第四年。
英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在英国人准备让人“自生自灭”后,申请包机回国的“小留学生”居然多达一万五千人。
一万五千人,背后是一万五千个家庭。毫无疑问,这些家庭的条件肯定不一般。
这不是我妄加揣测。
一方面,国外留学的费用就摆在那;另一方面,在网友质疑他们申请包机回国的做法时,一位英国留学生的母亲怒怼道:你们这就是仇富。
说实话,我也认为其中有一部分人纯粹就是仇富心理。但更多的,还是失望后的愤怒。
于我而言,我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从小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国外的基础教育比国内要好吗?
多年以来,只要是国外的教育,就被冠以“素质教育”的美名。但是一提到国内的教育,就会立刻被一些上蹿下跳的公知们污名化。
从国际上最权威的PISA测试,到中国与丹麦中学生的各种PK,再到国外引进中国教师和教材,都证明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实际上可能是全球最好的。
讽刺的是,“小留学生”的家长们可能并不知道,英国的基础教育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向中国学习了。
尤其中国的数学教材,甚至被英国的专家称为“艺术”。
如今英国的很多数学教材,甚至直接是把中国的数学教材原文照抄翻译过去的,除了把里面的“人民币”换成了“英镑”。
如果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说,似乎没有理由要把孩子从小送到国外。
我心疼“钱”的原因,也正是在于为了这种低配版基础教育而花到国外的钱,拢起来可能够国内若干个地区刺激一轮消费的。
但他们的目的也许并不在此,大部分原因可能无外乎三类:绿卡、面子和“捷径”。
所谓绿卡,是英国要求居住满10年可申请永久居留。
所谓面子,是膝盖还没直起来的人枉顾客观事实的思维惯性。
所谓“捷径”,是若干年前有人钻国内名校针对海外留学生便利入学条件的空子。
实际上这三类原因,本身根本就不值一驳。
取得绿卡,永久居留。你以为在国外可以享受到标准更高的“低保”,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水平。
但实际上,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生活便利条件,所谓的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区域,实际上还停留在我们城乡结合部的水平。
呼兰曾经说,自己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看什么都新鲜。
虽然他是个段子手,但这却真不是个段子。因为我的海归朋友们,几乎每个人都说过这句话。
而钻名校招生的空子,虽然只是极个别现象,但这个问题也早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以我们迅速、高效的纠错能力来说,等到他们可以上大学了,这些所谓的便利条件应该早就不存在任何钻营空间了。
而至于面子,我只能说人和人羡慕的东西真的差别太大了。
也许“土豪”这个本是中性的词汇,如今变得偏贬义,就和这种人有关吧。
写在最后客观地说,以我们的平均生活水平来看,真正会去仇富的人其实并不会太多。
而那位英国留学生母亲口中所谓的“仇富”,也不过是种一厢情愿的优越感罢了。
当然,他们至少还是我们的同胞,祖国肯定会尽力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只是如果要回来的话,这笔路费和隔离期间的所有费用,请你们自己出。
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
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你可以去憧憬诗酒田园,无论它是否真的存在。
而当灾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在裸泳的究竟是谁。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