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驰援武汉最早、规模最大!中日医院医疗队启程

时间:2020-04-09 14:47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我们要回家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今天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广场里,一场特殊的欢送会正在进行。今天(4月7日),中日

“我们要回家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今天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广场里,一场特殊的欢送会正在进行。今天(4月7日),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的164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即将启程回京。作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驰援武汉时间最早、批次最多、规模最大的医院,这支国家医疗队终于迎来了最美人间四月天。

上午,队员们早早乘车赶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每一名队员的口罩上都贴着鲜艳的国旗,大家心情都非常复杂、激动。一路上,大巴车行驶武汉的大街上,沿途欢送的人群里,不断传出掌声和欢呼声。

“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很多人挥舞国旗,那一抹中国红,映红了武汉的天。”队员李刚红着眼眶说。

“前线需要我的时候我来了,现在完成任务,我就可以放心的回去了。”队员孙康杰感叹,这两个月时间过得太快了。

在医院广场上,队员们和当地的医务人员一起合影、互留联系方式……在2个多月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两地医务人员早已结下深厚的战斗友谊。而这一次相聚,也意味着即将到来离别。

事实上,第一场道别,早在昨天就开始了。4月6日21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将病区里最后几名患者转出并交接给当地医务人员。至此,京汉两地医务人员正式完成交接。

接到指挥部下达“返京”命令时,队员李刚正在病房值班。接着,他和队员们开始紧张有序地整理资料、交接患者、消毒医疗设备……。回头看看空荡荡的病房,回想这2个多月的苦战,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有一瞬间,很想对着窗外一个人流泪。“让内心的苦与乐都静静流淌。”

直到夜里回到酒店,李刚才想起给家人发了条信息。“当时太晚了,我爱人和孩子已经睡了。她们今天早上才知道这个惊喜。”李刚说。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队员们跟许多患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就是挺舍不得让你们走的,但是想想,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们为了帮助我们,一直背井离乡,也该回家了。谢谢你们……”一位患者拉着一名队员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我们是当天中午临时得知第二天要返回北京的。病区里还有30多名患者,临走前,必须把他们妥善安置好才行。”昨天,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主管护师金丹和队友们一直忙碌至深夜。她说,很多患者得知我们要回家都忍不住哭了。

“你们明天就要离开武汉了,回到离别数月的北京。我以为努力训练,就会站在欢送你们的队伍中,可是很不争气,离开氧气两分钟,血氧饱和度就降到90%以下了,没有能力去送你们了。在这衷心感谢所有救治我的帅哥、美女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欢迎你们再到武汉!最尊贵的客人,到时候我给你们当导游,拍照片……”

昨天,金丹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看完她眼泪瞬间就下来。这位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也是队员们抵汉后收治的首批批患者。刚入院时,老人病情很重,呼吸非常困难,是大家拼尽全力把她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住院期间,队员对她精心护理,理发、擦身……现在生活已能基本自理。

“说句心里话,这么长时间,其实我们也想家,可真的要走了,心里反倒感觉凉凉的。我们舍不得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还挂念着那些没出院的患者。”说着,金丹哽咽了。

每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每一件写下期待、浸透汗水的防护服,每一张出院患者感恩的笑脸……在武汉的点点滴滴,队员们将永生难忘。

自今年1月23日起,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派出6批164人医疗队,其中医生41人,护士104人,科研医技人员6人,行政后勤人员13人;90后医务人员36人;中共党员89人,其中90后党员6人。他们承担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分院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及临床科研攻关任务。在武汉期间,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累计救治危重症患者100名,累计成功实施人工膜肺4例、经皮气管切开5例、气管插管6例、无创呼吸机支持12例、床旁血滤 3例、床旁气管镜下肺泡灌洗4例,另有1例主动脉球囊反搏和人工膜肺双重循环支持下冠脉支架植入……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这支国家顶尖级呼吸与危重症团队,经受住了考验。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