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
相较于之前几次,本次会议的一些新提法、新表述值得注意。会议通稿不算太长,信息量大。
形势
通稿核心内容分六段。前四段说疫情防控,主要是分析研判形势和相应举措;后两段说经济、复工复产等。
首先是对疫情的形势判断:在国内疫情“持续向好”之外,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带来新挑战。
关心全球疫情发展态势的岛友已注意到:截至目前,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中国总数。中国累计的确诊数量是8.1万余例,全世界总计则超过了22万例。美股一周内熔断数次、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原油暴跌、多国实施“封城”乃至“封国”。
审时度势,中央最高层的判断是:“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对此,昨天的会议主要做了两方面部署:一是重点区域,包括湖北(武汉)、北京的防控;二是防输入和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不必多说,中国和世卫组织的合作、对一些疫情严重国家的援助,此前的岛文分析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止输入性病例这方面,新提法是防输入要“形成闭环”,包括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等环节。
此前岛上在分析几起输入性案例时提到,航司、海关出入境、到达地和目的地等环节,存在着一定的数据壁垒,信息共享可能不及时,导致了风险点产生。最近大家看到,在北京等地,已经划定区域统一隔离入境人员,并且及时进行分流。这是因应新情况所作的调整。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防疫人员和工作人员通过体温检测设备对抵京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紧迫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稿后两段。
首先是一个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
什么紧迫感?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紧迫感。这是直接给各级党委政府提要求、压担子,主要是在恢复秩序、推动复工复产上,要求“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前两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出来,很多数据预料之中的不好看。
比如: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国家统计局相关官员指出,“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用工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分别达到5.3%和6.2%。服务业受冲击尤为严重。
湖北更明显,仅以外贸行业为例:2月份湖北进出口总额下降43.5%,出口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调查显示,规模越小的企业,复工率就越低——这符合逻辑,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最低,受冲击也最直接。
随着国内疫情整体向好,此时各级干部再不加强紧迫感,压力会越来越大。自上次总书记在17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后,“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就一直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对此,昨天会议的一个重要新表述是,“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各地有序开展复工复产
分级
“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把全国省份分成三类:
(1)湖北(主要是武汉)、北京,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
(2)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省内仍有中风险县区的省份,要做好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这里主要说说第二种情况。
根据我们的梳理统计,截至今天,全国至少有11个省份“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包括安徽、四川、江西、吉林、山西、陕西、辽宁、云南、海南、浙江、青海等。甘肃省此前“全部低风险”,后来又增加了3个“中风险区”。
在省域内进行风险等级划分,是2月初浙江的首创。当时新闻记者会上,浙江官员用五色图划分省内区域,并进行动态调整,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
3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县是低风险的县”;今天的最新数据显示,湖北除武汉外,全省所辖区域也都调整为了“低风险”。
风险等级怎么划分?
从公开报道可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精准划分风险等级并因等级施策的相关通知。文件虽未全文公开,但从河南、内蒙古等地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标准基本如下:
低风险地区: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中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高风险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对于低风险省份,昨天的常委会会议这样部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如何全面恢复秩序,各地因地制宜的做法很多。总体趋势是,低风险区域无需办理返岗健康申报证明,持有健康证明的返岗人员不要求隔离,正常进出小区、住店、复工,放开交通管控,等等。
大家也可以对照前面的划分标准,看看自己的家乡省份属于哪种,判断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进度。
浙江“五色图”变单色图
考验
“不得再设置障碍”“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这样的表述说明中央高层看到:此前一些障碍客观存在,包括诸如健康证明各地不互认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就是复工复产的“梗阻”所在。
道理很简单:刚开始是严控人员流动,需要复工复产的区域没有劳动力;等劳动力到了生产地,要么面临进小区难,要么面临隔离14天;企业复工可能还需要各种手续,走完手续再等员工14天,复产就更拖了。此前产生影响的许多新闻,都属此列。
岛叔梳理了全国各地的“健康证明”,比如手机上可以出示的“健康码”,就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它最早是2月11日浙江杭州推出的数字化健康评估证明,可以动态调整。
目前来看,全国主要有三个平台提供“健康码”,包括支付宝、微信、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这就面临互通互认的问题。3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员表示,“各地的‘健康码’不通用的问题确实存在,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工作人员对“健康码”进行扫码
不论是什么原因,中央已经要求问题必须解决。现在来看,江苏版的“苏康码”,长三角三省一市互认;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健康码已互通互认;四川和10个省市签署了健康码互认协议,诸如此类的省际间互认不少,多存在于劳务输出大省和用工大省之间。
“六稳”,首先是稳就业。从严的方面讲,中央要求以省域为单位推动恢复秩序,这是命令;从宽的方面讲,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养家糊口、企业存续,都需要秩序的恢复。今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荆州站站台上看望慰问赴粤返岗务工人员时就说:“湖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呼吁请求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农副产品。”
往大看,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一环,中国经济能否早日恢复正常秩序,对全球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昨天通稿有一段专门提到:“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以“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这是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接下来,各级干部将面临重大考验。既要防疫,又要恢复秩序,如何保持动态平衡,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就看各地能不能真正做到“精细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