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南都民调实测餐饮业恢复堂食疫情防控:情侣朋

时间:2020-03-09 09:5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今天早上的话,你看登记表,我们应该有超过30人来就餐。”3月3日10时许,广州酒家东山店工作人员一边给食客测体温,指引食客登记相关信息和使

“今天早上的话,你看登记表,我们应该有超过30人来就餐。” 3月3日10时许,广州酒家东山店工作人员一边给食客测体温,指引食客登记相关信息和使用洗手液消毒,一边回答街坊邻居的问题。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出现积极信号,2月下旬以来,广州不少餐企纷纷开始有条件地恢复堂食,陆续迎来客流。两周过去了,目前餐馆的堂食情况如何呢?

根据此前发布的《广州市推动餐饮业有序复工复产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各区餐饮业在有限恢复堂食时,需要按照所在区疫情防控分级情况落实相关防控措施。为此,南都民调中心广州消费监测榜课题组根据指引规定,从疫情守则提示、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餐桌距离、公筷使用情况、消毒工作等方面进行观察,于2月29日-3月3日饭点时刻走访测评越秀、天河、白云、番禺、海珠、荔湾等6个行政区10余家餐馆堂食情况,包括广州酒家、陶陶居、麦当劳、西贝莜面村、大头虾、客语等。走访发现,多数餐馆会根据复业指引落实防控措施,包括测温、信息登记、减少桌椅、提供公筷、内部消毒等,但也有部分餐馆存在选择性登记信息,消毒工作有待加强等情况,此外,堂食客流恢复、餐饮正常复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食客重返餐厅需重新测量体温,有餐馆选择性登记信息

根据此前发布的《广州市推动餐饮业有序复工复产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测量体温、登记食客信息是餐馆复业必不可少的防控工作。研究员走访这13家餐馆时,必须经过体温测量才能进去,若是中途曾出去过,部分餐厅仍需要对出去的食客测量体温。3月1日18时许,研究员在陶陶居正佳广场店观察测评时,曾中途出去一趟,约5分钟后再次进入餐厅,仍需要经过体温测量。对此,工作人员解释称,食客虽然此前已经测量过体温,出去时间也较短,但为保障就餐安全,进入餐厅仍需要再次测量体温。

而信息登记方面,大部分餐厅都会根据复工指引要求每桌登记至少一位食客的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走访发现,除了登记食客姓名、联系方式外,部分餐厅还会登记台号/房间、用餐人员、当次体温等信息。此外,为减少人员接触,西贝莜面村正佳广场店创新食客登记方式,采用线上登记的形式,食客除了需要填写姓名和联系电话,还需要填写个人身份证及就餐人数。不过,在此次走访中,研究员发现有餐馆存在漏记的情况。当研究员走进麦当劳花城汇店时,该店工作人员就没有要求研究员填写登记信息。

3月1日17时左右,陶陶居正佳广场店晚市食客登记信息

餐馆减桌椅保持安全距离,部分食客依然挨着坐

大厅的餐桌之间的摆放距离不小于1米——这是相关部门对餐饮行业做出的复工指引之一。3月3日10时许,研究员来到广州酒家东山店,现场可看到,餐厅大堂已经变得较为宽敞,每列只放置6-7张桌子,大堂目测约有27张桌子,多为圆桌。据工作人员介绍,大堂里餐桌间的距离均超过1米,一张桌子最多可坐4个人,平时可坐十几个人的大桌子,现在也只能坐5-6个人。研究员还在花城大道的麦当劳和肯德基门店了解到,与以往相比,目前两家门店均撤掉了一半以上的餐桌。

陶陶居正佳店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该店有300多餐位,目前会将入座率严格控制在40%以下,还会采用“三角形落座法”安排客人隔桌交叉而坐,“当客人落座后,紧邻的左右两张餐桌都不再安排客人,较远的斜对面才会安排客人就餐。”

另外,指引也规定,长条桌同排顾客隔位相坐,对面错位相坐;圆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少于1米。为此,不少餐厅会在每张桌子上面贴上“间隔就座”的相关提示,如麦当劳、肯德基和大头虾。不过,仍有部分食客未能主动做到间隔就座。研究员在多家餐馆可看到,无论设的是长条桌还是圆桌,均有部分食客未能按要求间隔就座,而是紧挨着身边的人,这种现象在情侣和朋友聚餐时尤为突出。

鸿星海鲜酒家海珠东江店大堂内减少桌椅摆放

餐馆主动提供公筷,但食客使用率不高

自疫情以来,“使用公筷”的话题就备受关注。自上周,广州市文明办、广州日报和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联合发出“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广州文明餐桌建设”的倡议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截至3月1日,共有116家星级酒店与知名餐饮企业加入联合倡议,其中包括广州酒家、陶陶居、西贝莜面村、客语等。

走访中,研究员也发现大部分餐馆都会主动给食客提供公筷。在广州酒家,研究员发现工作人员在布置桌面时,均会放上一双红色公筷,区别于食客个人使用的黑色筷子。不过一些餐馆对公筷和个人使用的筷子并未加以颜色或标志区分,而且也需要食客向工作人员索要。

虽然餐馆会主动给食客提供公筷,但实际上,食客对公筷的使用率较低。研究员在广州酒家、陶陶居等餐厅看到,前来聚餐的人员多在2-4人之间,主要是情侣、朋友、夫妻等关系较为亲密的群体。大部分食客并未有意识地使用公筷,仍是使用个人筷子夹菜。

广州酒家东山店主动给食客提供公筷

餐馆加强对人员和桌椅消毒,有餐馆仅换掉桌布

做好消毒防控工作也是餐饮业复工的重要条件。走访的14家餐馆均会放置免洗消毒洗手液供食客使用。研究员来到西贝莜面村正佳广场店入口处,就被告知需要用过免洗消毒洗手液才能进入餐厅。待研究员进去后,旁边就有一个洗手池,上面也放置着一瓶免洗消毒洗手液,食客有需要的话可再次进行消毒清洁。陶陶居正佳广场店除了加强对食客的消毒工作,也会公开员工和餐厅内部的消毒工作信息。在免洗消毒洗手液的放置处,研究员在桌面上看到当天工作人员体温测量、消毒情况等信息,旁边的消毒记录表上清晰地记录了餐厅内部午市前后、晚市前后的消毒工作。此外,由于商场不少顾客会经过门店,西贝莜面村正佳广场店还会对门店前的走廊进行定期的消毒。

除了就餐前的消毒工作,食客就餐离开后的消毒工作也尤为重要。按照指引要求,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需要立即对桌椅进行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不低于10分钟。研究员在陶陶居正佳广场店观察时,发现食客就餐完毕离开后,工作人员很快就前来收拾餐桌,并对桌椅进行全面的消毒,收拾完毕后,就会在桌上放置一张“正在消毒中”的提示,10分钟后,工作人员再安排下一批次的食客前来就座。不同于陶陶居的做法,西贝莜面村则是换掉桌布,然后再对桌椅进行消毒,如有食客来就餐,工作人员则先带食客去往其他餐桌。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餐馆对这一措施的落实存在差异。在研究员观察期间,广州酒家东山店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是换掉桌布,并未对桌椅进行消毒。当工作人员尚未收拾完餐桌时,下一批次的食客就已经坐下来了,工作人员也并未提醒食客需要等候消毒,或带领食客前往其他餐桌。主打越南菜的大头虾也出现类似情况。研究员看到,大头虾工作人员在对桌面进行消毒后,并未放置任何正在消毒中的相关提示,而后有工作人员就直接带领食客在刚消完毒的餐桌坐下。

食客就餐完毕,陶陶居工作人员对桌椅消毒,并放置消毒提示

堂食客流减少,餐饮业恢复正常仍需时间

尽管两周前广州就开始有条件恢复堂食,但公众对堂食恢复的态度却各不相同。广州有限恢复堂食首日,课题组就此对公众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反对者各占一半。问及消费者恢复堂食后是否会去餐饮店堂食,近六成消费者出于安全考虑,表示暂时不接受堂食。

那么走访情况是否符合问卷调查结果呢?根据现场观察情况,到了饭点时刻,走访的餐馆并未出现排长队的情况,堂食客流量寥寥无几,远不如疫情前的经营情况。

3月3日10时-14时,研究员在广州酒家东山店看到约有百余人前来喝早茶和吃午饭,就餐食客主要是中老年群体。相比此前早茶时段的人满为患,这样的客流明显不足。尽管研究员期间曾看到有食客陆续前来排队等候就餐,但没过几分钟,排队的食客就可取得座位。

不过也有餐馆在饭点时刻的客流在个位数。研究员在西贝莜面村番禺万达广场店发现,虽然是午餐时间,但顾客很少,大堂只有一桌两位食客在吃饭,门口前面还有一位工作人员举着牌子在招徕顾客。同在万达广场的椰客也是类似的情况,中午12时左右,大堂中仅有三桌食客在就餐。对此,椰客店长表示,门店先尝试开放堂食一段时间,观察期间的客流和业绩情况,到时候再做其他决定。若是不理想,就再次关闭堂食服务,只提供外卖。

除了客流尚未恢复之外,餐馆提供的菜单也并非是疫情前的菜单。研究员在广州酒家的早茶菜单中看到,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菜式未恢复供应,多为粥类和糕点。陶陶居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当前的菜单并非是此前使用的菜单,疫情期暂时裁掉部分菜式。

3月3日10时-14时,广州酒家东山店约有百余人前来就餐

广州消费监测榜第29期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主持: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谢小清 涂长芳 蔡正广 李伟锋 麦仝历 文轶然

摄 影:谢小清 文轶然

监测平台:南方都市报、南方网、广州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