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90后成观影主力徐峥领衔6强争霸,2020春节档市场

时间:2020-03-05 10:3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90后成观影主力随着《姜子牙》《急先锋》两部电影近日先后定档大年初一,2020年春节档电影6强鼎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此之前,《唐人街探案



随着《姜子牙》《急先锋》两部电影近日先后定档大年初一,2020年春节档电影6强鼎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此之前,《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囧妈》《紧急救援》四部电影已经宣布定档明年春节。

在这些电影的导演和主演名单当中,至少有两个名字是头一回出现在春节档电影当中,一个是徐峥,一个是陈可辛。



毕竟导了《紧急救援》的林超贤已经不是第一次空降,而陈思成加上明年也已是第三次光临。至于成龙,就更不用提了,最近五年来几乎每一年(除了2018年)他的名字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大年初一的某一部电影演职名单里,已经算是春节档的老面孔了。

尽管有了新面孔,但依旧拥挤不堪的春节档,似乎暂时看不出与前几年有什么区别。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神仙打架”成定律?电影宇宙潮正流行

每年的大年初一,似乎都要上演一出“神仙打架”的好戏。

只要稍稍翻翻今年的春节档阵容,就会发现这一特点依然如故。

徐峥和陈可辛就不用说了,一个不仅手握金马奖影帝,而且多部作品票房口碑双丰收,另一位更是凭作品将金马奖、金像奖与金鸡奖三座奖杯通通收入囊中。而作为2018年年度票房榜上的冠亚军,林超贤与陈思成早已被资本方视为电影市场上的票房保证。

至于《姜子牙》,不要忘了,其背后站着的彩条屋,恰恰是不久前跻身国内影史票房亚军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的出品方。



为什么春节档会成为电影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呢?

一方面,由于春节档处于农历新年假期,一般从2-4月之间会是中国电影市场普遍淡季,再加上春节档经常紧挨着情人节档期,所以这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常常会拥有一个超长放映期,假如品质足够好,同时又没有出现过于强大的对手,那么大部分电影往往都有机会选择密钥延期。

另一方面,由于春节的喜庆氛围,使得国人的观影热情也十分高涨。从过往电影市场种种票房表现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春节档电影通常都是市场成绩最突出的,只要看看近年来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我们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春节档(还有一些则出现在暑期档,这也是一个超长的档期)。

更有意思的是,春节档电影,进口片往往不会掺和进来,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时报》也曾经感叹:“中国国产大片主导了节日电影市场,进一步打破了外界对好莱坞在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吸引力强大的看法。”

所以说,春节档不仅专属于国产片,同时也逐渐成长为最具票房吸引力的一大档期。那么,受到电影行业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仔细观察这6部大年初一的电影,会发现春节档另一大变化,大片越来越呈系列化趋势,“电影宇宙”现象开始成为潮流。

《唐人街探案3》,显然是陈思成“唐探宇宙”的终篇;《囧妈》仅从名称上也能看出这是徐峥“囧途”系列电影又一部作品;《紧急救援》尽管电影标题并无“行动”二字,但该片早就列入了林超贤的“行动三部曲”电影计划当中;至于《姜子牙》,且不说与《哪吒》本就有着相同的“封神”故事背景,此前光线总裁王长田早就已经表明,这几部作品都将成为未来打造的“中国神话宇宙”作品体系的一部分。



“漫威电影宇宙”、“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这些年好莱坞电影宇宙、系列电影的大获成功,显然也让国内电影人大受启发,国产片也开始走上了“电影宇宙”打造、系列电影开发之路。


“上帝”们口味变了,但他们依然瞄准了口碑

如果将这几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进行一个纵向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票房卖座的电影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喜剧片、魔幻片向重工业电影转移。

2018年的《红海行动》以及2019年的《流浪地球》,就是这类重工业电影的代表。

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观影主力人群已经由“80后”变为“90后”甚至“00后”。

而这种变化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成长环境与“80后”截然不同的年轻一代,其观影品味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一群从小看着好莱坞大片的青少年,已经厌倦了小成本制作、充斥烂梗的某些中式喜剧以及同质化严重、毫无现实依托的魔幻题材电影。



他们对于幻想内容以及叙事逻辑低能的作品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更希望能够在电影作品找到基于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感投射的共鸣点,所以部分视觉想象与视效制作出色的作品才会依然败下阵来。因为这一批年轻的电影观众,固然对于重工业制作电影存在着一定的喜好,对于大场面、视效壮观的作品存在着偏爱,但这都建立在另一个基础之上,就是对电影主题选择以及叙事能力的更高标准。

所以《红海行动》与《流浪地球》赢了,另一些视效大片却输了。

观众们的审美不断进化,而与之相应的,电影市场也慢慢开始调整和升级。

传统春节档电影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春节档全家观影的常态性,合家欢就成为早期春节档电影的一个主题调性。而喜剧题材,则无疑是承载这一调性的最合适的内容选择。

所以不少影片往往会以喜剧元素贯穿影片始终,试图营造一种合家欢的观影氛围。然而这种选择往往会让电影出现问题:电影的叙事主题往往会被喜剧调性所覆盖和绑架,以至于很多观众看完了整部影片往往只记住了几个并不好笑的烂梗,而往往不明白影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此外,喜剧元素的过度使用,也往往会影响影片的叙事节奏,使得整部电影毫无章法可言。

这类问题通常会出现在不少混搭型喜剧当中,如“喜剧+神话”“喜剧+动作”“喜剧+爱情”等等题材。



越来越理性的年轻观众不再相信所谓的经典IP和情怀消费,他们更相信观影的真实感受和影片的口碑评分。

在观影选择的诸多因素当中,口碑依然是观众选择观影的重要参考标准。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凭借口碑票房逆袭的现象,已经在过去几年的电影市场当中不断上演。

一年前的《红海行动》,今年年初的《流浪地球》,以及前不久拿下年度票房桂冠的《哪吒》,越来越证明了“口碑效应”对于票房走势的强大影响力。

主旋律悄然开花

当我们把2020年定档的几部电影题材梳理一遍,就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春节档主旋律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了。

回顾这两年,主旋律题材在春节档似乎格外受欢迎。无论是2018年的《红海行动》,还是今年的《流浪地球》,票房体量都在数十亿以上。

于是到2020年春节档,关注到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人就更多了,除了一部林超贤的《紧急救援》,又加上了一部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原本《中国女排》并没有将档期定在2020年的春节档,在2018年年初传出的新闻称影片将于今年国庆上映,作为国庆70周年的献礼片。

然而,今年4月16日,电影《中国女排》官微却发布了电影定档海报,档期改在了明年春节档上映。或许是由于今年国庆已有的三部主旋律大片齐上阵,使得市场空间不足,所以悄然改档。而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今年国庆档期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同样出现了有关中国女排剧情片段,或许不想撞车也是电影《中国女排》改档的一大原因。



手握华语三大电影奖的“最佳导演”陈可辛,加上主演巩俐的加盟,几乎成了这部电影质量的最大保证,那么唯一需要顾虑的,或许就是这一题材是否符合观众的观影口味了。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体育电影,同时也是女性电影。

和陈可辛相比,林超贤或许要更加笃定得多。虽然同为主旋律题材,然而前两部影片《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已经打下了良好的观众基础和口碑基础,如果质量过硬的话,相信会有不错的票房结果。

事实上,这部《紧急救援》,原本就是“行动三部曲”当中最早确定要开拍的一部电影,在《湄公河行动》还未开拍之前,林超贤就已经和广电总局签了这部《紧急救援》,但却不知因为何种原因,拖了整整几年才通过广电总局备案,直到2017年被同意拍摄,这才使得这部电影直到现在终于定档。



越来越多的主旋律开始入驻春节档,似乎也在证明一个事实:主旋律影片正不断被更多电影观众所接受。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内,主旋律电影都备受质疑和争议,不少年轻观众内心不乏偏见。

而其中最大的一项争议点,就在于传统主旋律电影,往往与大众审美割裂,很难令难影群体产生真实情感上的共鸣,传统主旋律电影所建构的一些形象,往往与现实生活的普通人产生一种形象上的割裂。

而近两年来异军突起的部分主旋律题材电影,则打破了这一窠臼。

不仅积极从大众流行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同时通过故事、人物、情感打动人,使角色形象更加多面和立体,实现了恰当的艺术表达。

真正好的主旋律电影,其实更应该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从小人物的视角来看更大的世界。而主旋律电影在春节档的增多,或许会为这些新一代的电影观众重新提供一些全新的认知,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victor

责编 / 如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