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206家使用财政资金的市级部门,在各部门门户网站及首都之窗同步集中公开今年的部门预算。今年全市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过“紧日子”的管理思路和成本绩效管理要求,将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韩杰介绍,围绕政府的职能定位,加强各领域政府投入责任的分析论证,将能由市场实施的项目交由市场去办,运用政府投资基金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首都建设,使有限的财力聚焦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
“零基预算”也将大力推行。这将改变以往“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按照“四保一压一促”(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压一般性支出、促高质量发展)的预算编制原则,将项目按轻重缓急和成熟度进行排序,优先保障重点项目,打破原有支出固化格局。
按照这一逻辑,今年本市将大力压减一般性、非重点支出。具体说,将对市级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委托业务费等一般性支出,统一按照3%的幅度压减,除对口支援、政府债券付息、应急储备等重点项目外,其他非重点项目统一按10%的幅度压减,压减资金用于优先保障“四个中心”建设、三大攻坚战、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支出。
严格控制行政成本方面,今年继续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今年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7.4亿元,同比下降6.7%。
“原则上两年内不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设备配置标准。”韩杰表示,今年将强化资金资产统筹,积极盘活存量闲置低效资产,将所得收入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强化政府资产内部调剂调拨,推进大型设备共用共享,各单位自行购置办公类家具、设备等资产的原则上不安排追加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