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造岛神器获奖:百岁院士带领青年一代攻下硬核技

时间:2020-02-29 15:21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在1月10日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获得了被誉为国家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

在1月10日举行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获得了被誉为国家最高级别的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项名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其最终表现出来的“产品”是令世界都为之惊叹的中国填海造岛“神器”——“天鲸号”系列装备。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发并制造出来的装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欧洲疏浚强国的技术封锁。

上海交大校园里有一个“110教研室”,这是该校数千个教研室中编号第一的教研室。这间教研室就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的“前身”,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曾开发过“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天鲸号”“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也在这里研发。

全国首个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已经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就来自“110教研室”。杨槱的徒弟——“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及其带领的博士生、研究生青年团队,在2020年1月10日走上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亡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一批批留学海外的学子,冒着战火硝烟回国抵御外侮。杨槱就是其中之一。回国后的杨槱,在战火纷飞的动荡环境中,奔走于课堂和船厂,辗转于造船和教船之间,倾其所能为中国造船业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1955年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后,他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造船系主任。63岁那年,杨槱当选为造船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了把海洋强国的精神传承给年轻一代,耄耋之龄的他仍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帆船史》《轮船史》《人、船与海洋的故事》等6本科普图书。

“90多岁时,他坚持用电脑每天敲几百个字。几年下来,写出了30万字的著作。”谭家华说,今年103岁的杨槱一直心系青年队伍,他把自己的存款捐出来设立“杨槱基金”,奖励那些准备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作贡献的年轻人。

谭家华就在杨槱倾心培养的一代中坚力量中,他是这次获“国奖”特等奖项目“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是谭家华带队攻关的关键时期。“谭老师每天带领我们出海上船,现场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状况,以及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谭家华的学生、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所长何炎平说,对于船舶所的年轻人而言,“加班”真算得上是一个“新鲜词”。10多年来,他们双休日、寒暑假几乎没有休息,工作没有干完,绝口不谈“休息”,“这种技术攻关,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全靠一个点、一个点逐个突破。如果每天只工作8小时,4小时教学、4小时科研,时间完全不够用。”

从杨槱,到谭家华、何炎平,再到他们的博士生、研究生,有一股“劲儿”始终在推动大家前行。这种从百岁学者到80后、90后、95后的传承,其背后的深远意义在于为“大国工程”源源不断地“输血”。

前辈在国奖中拔得头筹,后辈则在各类青年科创赛事中“发光”。此前,上海交大船海系研究生赵国成及其合作者马昭、赵伟杰的作品“基于漩涡水动力学特性的触须集群式海底集矿装备”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获奖项目立足于深海采矿工程这一国家重要战略需求,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极具创意的精细化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相比于国际上现有的技术方案更加绿色化、智能化。

此外,在校学生多次获全国船海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内外竞赛大奖。上海交大青年学子的作品总能给比赛评委带去“意料之外的惊喜”。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主持了大量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深海平台、绞吸疏浚船舶设计、统一波浪理论、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深海平台方面,助力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到深海的跨越;在绞吸疏浚船舶设计方面,创造了交大绞吸疏浚世家的辉煌篇章;在统一波浪理论方面,应用同伦分析方法于波浪分析中,为揭示海洋奥秘揭开了新的一页;在全海深无人潜水器研制中,挑战人类极限的1.1万米ROV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上海交大看中的不只是毕业生100%的就业率。我们要求每个交大毕业生去思考,离开校园以后,‘我’能不能引领自己从事的行业?”上海交大航海系系主任汪学锋介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