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百度社会责任季报独家重磅|2019年中国企业社会

时间:2020-02-26 10:29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百度社会责任季报“怎样识别一份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我们认为,能做到基础信息呈现好、核心内容回应好、基本原则遵循好的报告就是一份高质量的社会

“怎样识别一份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我们认为,能做到基础信息呈现好、核心内容回应好、基本原则遵循好的报告就是一份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12月5日,金蜜蜂智库创始人、首席专家,全球网络联席秘书长殷格非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上如是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基础信息呈现好,就是企业要主动表达你是如何看待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应的机遇、风险和相应的有效应对计划;核心内容回应好,就是企业履责核心信息的表达;而基本原则遵循好,就是要从可信性、可读性、可比性、创新性四个原则来衡量。

这番表述既回应了此前金蜜蜂微信预热本届论坛系列文章中读者的疑问,也由此拉开了本届论坛亮点之一——《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数2019》的正式发布。

而对于众多CSR从业者和研究者们关心的国内CSR报告发布情况,殷格非表示,通过10多年的研究来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一个阶梯性的质量增长。“与2009年相比,报告的创新性、可读性和可信性提高的比较快,报告的实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虽然也在增长,但提升的较慢”,殷格非说。

此外,殷格非还在现场分享了201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发现和主要建议,小编整理了一下,以飨读者。

报告的概况

从2001年~2019年,中国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逐年增长。从2011年开始,每年发布的报告发布数量快速增长。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境内发布1993份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企业发布报告1912份,占比95.9%;非企业组织发布报告81份,占比4.1%。发布第5-10次的报告数量最多,有671份,占比41.99%,首次发布的报告数量为197份。年度报告占比98.62%,仅有22份为非年度报告。

6成以上的报告篇幅在30页及以上,30页以下报告数量占比仅为38.61%。近三年来,距离财年4个月内发布报告的比例逐年递增,今年较2017年同比增长8.1%。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电煤水气生产及供应业、信息技术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东部地区企业发布的数量最多,有1112份,占比69.59%;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连续三年蝉联报告发布数量最多的省市前四位。报告发布主体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报告数量为881份,占55.13%;成长型企业为1262家,占比78.97%,领袖型企业为336家,占比21.03%。

76.16%的报告名称为“社会责任报告”;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RI)为被参考最多的依据; 参考ISO 26000或GB/T 36001的报告比例为22.65%。52%的报告设置反馈渠道;93.41%的报告有电子版本。国别报告有54份,占比3.38%;5.19%的报告接受第三方审验;绝大多数报告为完全独立报告,仅有17份报告为企业发布的年报附件或是作为年报中的具体章节。

我们的发现

➤特征一: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水平呈阶梯式上升趋势。“十三五”以来报告综合指数稳定在1300点水平,2019年报告质量同比略有上升,优秀水平以上报告比例同比上升。

➤特征二:与基期相比,报告创新性、可读性、可信性增长显著,实质性、可比性、完整性持续增长,但增速相对滞后。2019年,报告可信性和可比性明显提升,实质性略有下降。

➤特征三:报告更加重视披露供应商社会责任管理、降污减排、客户隐私保护等相关指标。与基期相比,报告对同行、供应商和媒体的信息披露指数增长明显。

➤特征四:必尽责任信息披露呈递减趋势,应尽责任信息和愿尽责任信息披露呈递增趋势。2019年责任三层次的信息披露同比略有增长。企业信息披露主动性和互动性增强。

➤特征五:与基期相比,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采掘业报告整体质量较高,其次是建筑业和电煤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信息技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报告质量接近中国整体企业水平。

➤特征六:报告更加注重对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重视披露社会责任制度与管理架构,加强风险机遇分析、利益相关方识别和排序,责任理念和责任绩效的披露有待提升。

➤特征七:中央企业报告质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民营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报告质量相比基期增幅大。中央企业引领对环境、社区、同行和社会组织的信息披露,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引领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披露。

➤特征八: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发布报告数量重返高点,报告质量显著高于中国企业平均水平。中国500强企业发布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特征九:上市公司是报告发布主体,非上市公司报告水平明显高于上市公司。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报告水平高于整体水平,沪深上市公司报告水平低于整体水平。

➤特征十:参考国际标准比例逐年增加,发布英文报告同比大幅增加,且更加注重响应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变化等可持续议题。

我们的建议

第一,建立适宜的机制和环境,推动中国500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全面性

第二, 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指导,推动上市公司提升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提升报告规范性

第三,建立鼓励企业高质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市场机制,形成市场回馈和企业履责之间的正向循环效应,加强报告反馈性

第四,加强社会责任核心议题的识别和全面披露,让报告能够更为系统有效地呈现企业社会责任进展,提升报告实质性

第五,提升利益相关方和独立第三方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参与,避免选择性披露等情况,提升报告可信性

第六,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进行比较,便于利益相关方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履责进展,增强报告可比性

第七,加强CSR管理信息披露,向相关方传达企业在“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等管理过程中履责进展,提升报告管理性

第八,发挥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国际通行“语言”的优势,促进企业海外运营中的文化融合,提升报告国际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