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12月18日,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公布“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Ten people who mattered in science in 2019),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入选,为今年唯一入选的中国科学家。
邓宏魁被《自然》杂志评为“CRISPR转化者”( CRISPR Translator),获评理由为“这位中国科学家表明CRISPR基因编辑可以安全地在HIV感染的成年人中使用”。
《自然》杂志介绍,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旨在总结“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清除HIV病毒的成功。2008年,布朗因白血病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疗。布朗的医生在寻找供体时选择了一名先天存在CCR5蛋白质基因突变的骨髓捐献者,这种基因突变使HIV病毒入侵免疫细胞时主要的辅助受体——CCR5蛋白失效。最终,布朗成为目前已知的第一个消灭了HIV病毒的人。
《自然》杂志称,邓宏魁是上世纪90年代发现CCR5对HIV病毒重要性的团队的一员。邓宏魁团队从骨髓捐献者身上提取了免疫学上与患者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通过CRISPR–Cas9技术进行了基因编辑,随后将它们移植到同时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身上。
据北京大学官网信息,邓宏魁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体细胞重编程、组织器官再生及肿瘤的免疫治疗。
2019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合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题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患有艾滋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长期重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研究论文,实现了经基因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人体内长期稳定的造血系统重建。
此外,《自然》杂志还公布了“2020年度值得关注的人物”(Ones to watch in 2020),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入选。《自然》杂志称:“这位研究人员和她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已在中国获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但怀疑论者对该药物的功效表示怀疑,该药物尚待进一步确定性试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官网显示,耿美玉主要从事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领衔研发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正在临床III期研究,3个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正在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评价。
新京报记者 樊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