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贾天荣 管竞 丁一涵
1997年6月30日,18岁的张奎勇在电视前,看着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中国三军仪仗队员踏入会场那刻,张奎勇觉得自己的血都要炸出胸膛了。他转身对家人说:“澳门回归的时候,我也要成为仪仗队的一员。”
1999年12月20日,参军已两年的张奎勇,作为36名参加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仪仗队正式队员之一,站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现场,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热血沸腾。这份经历,成为他一生的骄傲。
“新兵连那一年受的苦太多了”
张奎勇出生于河北南宫,家中几代人的党员身份,造就了他的军人情结。1997年底,适逢北京仪仗队来南宫市招人,一米八八,身形匀称的他,成为了那年家乡县城被选中的五个人之一,张奎勇也就此踏出了圆梦的第一步。
代表着国家形象出现的仪仗兵,在光辉和荣耀背后,付出的是无尽的汗水。刚刚入伍的张奎勇,面对的是长达一年的封闭式训练。
夏天的北京地表温度接近四十度,而仪仗队的队员们,站姿一练就是两个小时起步。“出操一身汗,收操一身碱。”张奎勇用这句仪仗队员们调侃的话来形容当时的日常训练:“训练结束后所有的队员都全身湿透,汗干了就蒸发出一身白色的碱来。”
经过长达半年的基础训练,新队员就能和老队员进行合练。其中动作过硬、适应的快、和老队员配合的好的,才能够被选拔入仪仗队正式执行任务。有些新兵因为不符合要求,甚至几年都执行不了任务,这对于仪仗兵来说,也是最让人焦虑的事。
1999年4月份,经过一年多训练的张奎勇,第一次被选拔正式执行任务,他清楚记得,那是一次为迎接土库曼斯坦总理访华举行的仪式。张奎勇深知,仪仗兵代表着国家形象,他说:“第一次执行任务,恨不得把腿都蹬断了。”他的努力也被队长看在眼里,首次执行任务回来后,他受到了表扬。
张奎勇坦言,“我在那个位置呆了一年,如果没有那次表扬,我估计我都呆不住,太苦了。”他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正式入选仪仗队并不意味着安逸,共有600人左右的仪仗队,每次执行任务的为151人,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新的选拔和人员调配。
在张奎勇看来,时刻“求上进”是每个仪仗队员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而汰换制度也要求着队员们保持高度的紧张和过硬的素质。“仪仗队里优秀的战士太多了,稍微犯错你的位置就被顶替,大家都是憋着劲往前冲,想要为国争光。”
正是带着这样的一股劲儿,1999年4月到11月半年多的时间里,张奎勇执行了大大小小超过70次任务,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磨炼,也为即将到来的更重要任务,时刻准备着。
参加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两国军人的“较量”
1999年11月底,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仪仗兵选拔开始。如此重大的任务,除了对能力的严要求外,对外形也有着高标准。“体重一般在150-160斤之间,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队员的体态要求必须匀称。”
此时历经磨炼早已摩拳擦掌的张奎勇,也被当时的大队长,有着“天下第一兵”美誉的程志强一眼挑中,成为了澳门回归仪仗队海军护旗手的一员。当梦想照进现实,20岁的张奎勇激动地一整晚都没睡觉。
入选澳门回归仪仗队,意味着要在全世界几十亿人面前代表国家形象,即使已是优中选优,身经百战的这些精英仪仗队员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选定人员那天起,仪仗队员们就在部队开始了合练。12月7日,仪仗队成员飞往珠海。因为回归仪式是在晚上举行,训练时间也调整到晚上。训练地点定在入住酒店的停车场内,队员们常常训练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去休息。
12日,张奎勇和仪仗队员们第一次踏上澳门的土地。谈及初入澳门的印象,让他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第一次办护照,还有澳门的冬天居然不用穿“秋裤”。
正式进入交接仪式的场馆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的那一天,面对与葡萄牙仪仗队的合练,他感到这是一场体现国家形象、气势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张奎勇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合练中,因为双方仪仗队的互相“较劲”,正步的声音过于响亮,场馆又比较小,澳门回归仪式的入场退场取消了“正步”环节。谈到双方的表现,张奎勇很自信:“咱们从入场到升旗到退场,他们的动作肯定比不上咱这套。”
1999年12月19日23时42分,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开始。在礼号手的号乐声中,领导人入场。随后,中葡双方仪仗队举行敬礼仪式,双方乐队奏致敬曲。此刻的张奎勇站在海军第一排面排头,心潮澎湃:“从进场到立定,有一个托抢的动作,当时恨不得把枪都拍断。”
入场、踏步、托抢、站定。仪仗队员们把多年的训练转化成了此刻的动力,一气呵成,在全世界几十亿的目光下,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风采和威严。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举世瞩目的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这里庄严升起。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现场雷鸣般的掌声里,张奎勇形容当时心情:“热血沸腾”。
而在2年前,陪张奎勇在沙发上一起观看香港回归仪式的家人们,此刻也正守着电视,想起他曾经的夸下“海口”,家人十分激动,也特别自豪。
澳门民众自发欢送军人,“他们从心底盼望着回归”
整个仪式结束已经接近凌晨两点,张奎勇和战友们虽疲惫,但却睡不着了。大家聚在一起激动地讨论着。
让张奎勇印象深刻的是,当21号仪仗队员们乘坐大巴从澳门返回珠海时,澳门民众自发组织了欢送队伍,大批前来送行的老百姓站在马路两旁,看着缓缓驶离的大巴车,纷纷招手致意。坐在车里的张奎勇感慨万分:“我们代表了中国军人,澳门老百姓来欢送我们,他们从心底是盼望着回归的。”
从澳门回来后,张奎勇继续在仪仗队里执行着任务,从入伍起到2002年年底退伍的五年间,他执行了200多次任务,那些任务至今历历在目,成为他一生的骄傲。
如今的张奎勇,在北京一家公司从事着行政工作。他常常和老战友们联系,翻一翻以前的照片,谈一谈在部队的峥嵘岁月。而在现场经历了澳门回归的张奎勇,也每一年都从新闻媒体上关注着澳门回归后的动态。
澳门即将迎来回归20周年,在澳门的经历成为他和战友们最常聊起的话题,张奎勇已经和老战友们约好,在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周年当天,要一起吃个饭,看着20周年那些关于澳门回归的新闻和视频,再回忆一下往事。
张奎勇说,时间允许的话,他还想再去一次澳门,看看那里的变化,也算是满足一下20年前种下的“澳门情节”。言语间,他表达着对澳门最诚挚的祝福:“有祖国人民做后盾,咱们国家的政策也这么好,澳门会一天比一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