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武汉基层社区书记:希望能少一些形式主义工作

时间:2020-02-21 14:3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这3天开展集中拉网式社区排查,让董守芝的手机响的更频繁了,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传来居民的求助、同事的反馈以及领导下发任务的通知。2月16日,

这3天开展集中拉网式社区排查,让董守芝的手机响的更频繁了,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传来居民的求助、同事的反馈以及领导下发任务的通知。

2月16日,武汉市部署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落实五个“百分之百”举措,即“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60岁的董守芝是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西桥社区距疑似疫源区华南海鲜市场仅2公里左右,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她一直负责组织社区消毒、安排物资发放等林林总总的工作。

董守芝说,社区工作压力大,工作人员恨不得一个人变成几十个人去工作,她的电话基本都是保持24小时在线。忙碌中,她也为一些形式主义的工作烦恼,希望这样的工作可以少一点。

2月19日,3天期限已至,董守芝和同事们在抓紧工作,做最后的“冲刺”。19日14时许,董守芝和副书记王娟送一户家人的三名密切接触者前往密接隔离点。

“通过三天的排查,我们终于可以将五类人群‘清零’,我感到很欣慰。”董守芝说。

以下是蔡守芝口述:

听到肺炎的消息,有点紧张

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是一个1.6万余人口的“混合型社区”,老年人居多。社区距疑似疫源区华南海鲜市场仅2公里左右,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社区工作人员加上我共有25名,再加上后来下沉到社区的基层干部50多名,需要负责整个社区7351户,包括11个老旧小区,6个物业公司以及3个自治物业服务区域的工作。

2019年年底,我们听说了有关肺炎的消息。2020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被休市,那时,我们开始有点紧张,毕竟官方说疫情发源于华南海鲜市场,距离我们很近,所以我们决定进行大扫除,清楼道、清屋顶、清死角。我们用小壶装着84消毒液对整个社区基本进行消毒,做消杀、保洁、垃圾的清理清运等工作。

而且当时知道华南海鲜市场是传染源的时候,居民的反应不是很强烈。

经过排查,我们社区没有在华南海鲜市场上班的人。但后来我们有居民去武汉协和医院看病,后来医生询问得知他是某酒店工作,需要专门到华南海鲜市场进行采购食材。

1月23日武汉“封城令”开始之后,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都开始紧张起来,大家也都全力以赴处于工作状态,用广播24小时播报疫情、通告。

看到“封城令”后,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首先我们想的不是自己,这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多么高尚,当时是想到这场疫情对武汉是场很大的考验,对经济可能也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董守芝(中)正与小区工作人员安排密接者前往隔离点工作
董守芝(中)正与小区工作人员安排密接者前往隔离点工作


社区有了确诊患者

一开始我们没有防护服,甚至连口罩都没有,我们也不敢上门排查。我们通过微信、打电话等方式,让网格支部、物业公司发现疑似就上报发热病人。对于被上报的居民,我们就锁定分类,该送医院送医院,该送隔离点就送隔离点。

一旦遇到发热病人,我们就会让他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检查,分诊到发热门诊做CT和核酸检测。

“封城”后,居民对于疫情的反应也不是很强烈,后来也是因为身边的邻居被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才开始紧张起来。

1月25日,我们社区发现了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当时一位在江汉区某菜市场门口修鞋匠的老婆婆打电话说,她老公被确诊新冠肺炎,想要去住院,但是“一床难求”,他们想要社区帮助。后来经过协调,这名确诊患者住进医院。

看到第一个病例出现后,我想可能马上就有第二个了,我们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比如,前几天电话联系一些居民,情况还好好的,但是昨天打电话就说出现疑似症状了,还有些居民根本没有出小区也被感染了,我们根本控制不住。

1月25日之后的四天时间里,每天被感染的人很多,社区几乎每天会增加十几个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直到2月10日之后,数量上升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截至2月20日,我们社区共有确诊新冠肺炎患者53名,其中10余名重症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93名,11名居民因新冠肺炎死亡。

居民的事无小事

我们每天的工作太多了,真的快崩溃了。

2月10日,武汉市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楼栋单元必须严格进行封控管理。

社区工作压力很大的。除了摸排的压力,更多的是如何保障居民生活的压力。社区的工作人员恨不得一个人变成几十个人去工作,我的电话基本都是保持24小时在线。

由于实行住宅小区“一门式”管理。每天早上8点30分至下午5点30分采取分时段分楼栋错时外出管理,每户家庭每3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物资1次,其余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和保障公共事业运行需要外,一律不得进出。下午5点30分至次日早上8点30分采取全封闭管理,所有人员一律不得进出,紧急情况拨打求助电话,经许可后,可临时登记进出。

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我们安排了工作人员给他们送菜,三天送一回。其他居民则自发组织的“团购”方式进行解决。

最初,很多社区工作者有些恐惧情绪。毕竟家里都有孩子和老人。2月19日,我们有一个社区书记打电话跟我说,“我们能不能把小区那个路口封一下,有些居民出去买菜实在没有办法阻止。”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我听到心里很难受。

我一天最多可接上百个电话,有时候我回家还没进门,就不断有电话打进来。只有在凌晨2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没有突发事情的情况下,我可以稍微休息下,其他时段全是电话,响个不停。

居民们都是带着希望打的电话,我必须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沟通协调,在疫情面前,居民的事都是大事。

他们打电话主要跟我反馈需要买菜、买药、心理焦虑、看病、发热等事情,甚至还有家里煤气没有了,外来务工人员没有饭吃等情况,都会打电话到我这来。

我记得,有一个低保户居民因为存折拿不出钱,他让我们借他300元,他说要把存折押在我这里,我说我们不要你的存折,我给了他300元,以解燃眉之急。

当然也有一些居民不太理解我们。曾有一个居民打电话埋怨我们不给他协调床位。他说政府让我们找社区,你不给我协调床位就不行,开始骂我们。我们听了表示理解,因为他家里有病人,但我们也很无奈。

社区既要做封路的工作,又要做保障民生的工作,同时对特困户要上门慰问,送药上门,做体温检测摸排工作、发布疫情。

一开始是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一床难求”,居民打电话让我们解决住院问题,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最无奈的就是看到居民一床难求,我心里像刀子割一样。为了他们的床位,我们是见缝插针,每天在协调群里只要看到哪家医院有空缺床位,我们就立马“抢”名额。

2月10日之后,由于陆续建立了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等都投入使用了,“住院难”的情况也慢慢缓解了。

“敲门行动”

2月16日起,社区开始进行集中拉网式的大排查。

三天期间,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微信群接龙排查”“电话排查”以及“入户排查”三种方式进行排查社区“死角”。其中“入户排查”,由25名社区干部和50多名下沉到基层的干部们,每4人组成一个网格,挨家挨户敲门排查。

除非他们在家里没人或者装作没听见,我们把每个门都敲了。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把这次排查工作称之为“敲门行动”。

第一天上门排查了7名疑似的发热病人,第二天1名发热病人,第三天2名发热病人。庆幸的是,有2个居民已排除“新冠”的嫌疑。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居民对于社区人员开展排查工作的不理解,甚至会遭到居民的谩骂,另一方面,现在的检查工作要防止各种形式主义。

刚刚,我又接到通知,领导让我安排人将公告贴到每个单元楼下。你说这些居民会去看吗?

我之前已经把公告贴到小区门口,在微信群也发了公告,现在又让我贴单元楼,得让我现在停下手中所有工作。2月18日,我的同事坐在办公室写各种材料,各种表格,整整写了一天。

我非常不认可这一做法。这些工作真的“捆住”了我们的手脚,搞得我们有些需要做的工作不能快速开展,我希望可以少一点。

在19日15时许,我们已经排查4246户,排查8894人。再过一阵,我们社区将完成所有“清零”工作。

经过三天的排查工作,我们终于可以把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确诊密切接触者、一般发热病人等“五类人员”安排送诊或集中隔离,我也感到比较欣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