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有分工 承接地可利益分

时间:2020-02-19 15:0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制造业面向“未来”,服务业聚焦“高端”。新京报快讯(记者姜慧梓)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

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制造业面向“未来”,服务业聚焦“高端”。

新京报快讯(记者 姜慧梓)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对区域一体化产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创新成为关键词。

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

《纲要》要求,共同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建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构建覆盖率和便捷度全球领先的新零售网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

《纲要》特别提出,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比如,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共同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大科学工程。

同时,加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共同办好浦江创新论坛、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打造高水平创新品牌。

制造业面向“未来”,服务业聚焦“高端”

《纲要》分别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作出明确要求。

制造业方面,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延伸机器人、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服务业则聚焦“高端”,围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体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九大服务业,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

同时,推动服务业在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检验检测等领域的跨界发展,以及在旅游、养老等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发展。协同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展示长三角服务形象的高端服务品牌。

中心区传统产业转移 承接地可利益分享

在布局方面,中心区重点布局总部经济、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

支持苏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

充分发挥皖北、苏北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政策方面,将研究制定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中心区的一般制造业,如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向具备承接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部分沿海地区升级转移,建立与产业转移承接地间利益分享机制,加大对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的土地、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允许地方高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定。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此外,还将推动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区域创新收益共享等。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