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农民工工资条例史上最严条例!农民工工资条例

时间:2020-02-18 15:53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农民工工资条例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24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724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全对《条例》进行了解读。

明确法律责任 构建共治体系

  “条例的制定,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开启了依法治欠的新阶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全说。

条例横向纵向压实责任,明确了地方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条例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条例规定,对违反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逾期不支付的,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工程建设领域

  工程建设领域是农民工欠薪“顽疾”高发区,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在各个方面对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出了规定。

  在源头预防上,条例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实名制的登记和管理,如实记录施工项目实际进场人员、考勤情况。条例同时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开设专项用于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银行账户,建设单位从源头上将人工费用从工程款剥离出来,拨付到专用账户。确保人工费优先拨付到位,防止人工费与材料费、管理费等资金混同或者被挤占。

加大治欠力度 扎紧不敢欠不能欠的制度笼子

  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实行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与招用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通过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这些规定有助于解决发生拖欠工资之后证据不足的问题。

  失信惩戒也是根治欠薪的有力“抓手”。将有两种情形被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一是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二是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起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被列入“黑名单”后,将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些违法单位和个人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诸多方面实施联合惩戒。

条例坚持“刀刃向内”,明确了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促使政府投资行为更加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违规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除依法承担责任外,还要约谈建设单位负责人,并作为其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来源:邯郸市总工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