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全国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全国高速公路正式实施并网收费。不过,近期部分车主反映通行费有所增长、部分地区出现高速公路出入口拥堵等问题,引发关注。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春运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收费方式变了
“走多少路付多少费”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爱民表示,撤站后车辆通行费总体负担不会增加,高速公路以省份为单位实施联网收费。撤站前,主要采用封闭式收费制式,客车按车型、货车按重量,根据路径和里程进行收费,分路段拆账。
李爱民表示,除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高速公路实现了精准收费和拆账以外,大多数省份高速公路收费采用最短路径收费。随着路网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收费制式难以体现走多少路付多少费的公平原则。
撤站后,在高速公路沿线,每逢有交通量发生变化的路段,均新建了门架,每个门架负责收取其所在路段的费用,实现了分段精确收费。因此,在走了两点之间较长路段的车辆,其通行费较之前按照最短路径计费的费额会有增加。
另外,收费额取整规则也由原来的取整到“0元、5元”调整为ETC车辆取整到“分”、人工收费车辆取整到“元”,相应费额也会“有升有降”。
以经京开高速公路出城去往黄村方向的小轿车为例,若在高米店出口驶出,共计约9.4公里,按过去的标准通行费为5元,如按精准收费规则约为4.7元,收费有所减少;若在金华寺出口驶出,共计约11.8公里,按过去标准通行费为5元,如按精准收费规则约为5.9元,收费将有所增加。
部分客车收费显著降低
8座和9座客车降低1/3至1/2
针对撤站后车型收费如何变化的问题,李爱民表示,部分客车收费标准显著降低。
交通运输部2019年5月发布修订后的《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明确1类和2类客车分类界限值由核定载人数7人修订为9人且车长小于6米。同年7月,交通运输部又印发通知,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收费标准。
李爱民介绍,自1月1日起,8座和9座小型客车,统一按照1类客车收取通行费,收费标准平均降低1/3至1/2,通行费负担下降显著。还有一些省份,对客车实施降档收费。例如上海市2类客车按1类客车收费,广东省4类客车按3类客车收费,这些地区相应客车的收费水平也显著降低。
货车改为按车型收费
满载车费额将明显下降
取消省界收费站后,货车通行高速公路时,收费由计重收费调整为按车轴数(车型)收费,不少货车车主感觉高速公路收费比以前高。
李爱民表示,按车型收费后,对于同一轴型车辆,不论装多装少,都执行同一收费标准。对于满载的车辆,费额将明显下降;对于空载车辆和轻载车辆,费额可能会出现增加。建议相关企业加强运输组织,通过提高实载率,享受计费方式调整的政策红利。
顾志峰表示,交通运输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督促指导各地以本地2018年按里程加权平均的车货总质量为重要依据,并组织力量对各地的费率调整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督促各地实现货车收费标准比满载至少下降10%。
对于一些地方部分货车司机反映收费金额异常情况,顾志峰表示,由于联网收费系统刚刚切换,个别地方运行不太稳定,出现了一些异常的通行费费额,已督促地方查明情况,本着通行优先和不让货车司机吃亏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
顾志峰称,对难以迅速处理的,先抬杆放行,让车辆先走,核实清楚后,再予处理。对错计多收的通行费,已要求各地全额退还,切实维护货车的合法权益。
此外,关于“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出现拥堵”的情况,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汪洋表示,取消省界站以后,过去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的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拥堵主要分散在一些地区高速公路交通量比较大的出入口,其中又集中在人工收费车道上。对此,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指导地方实施增加人工车道,采取复式收费,强化咨询服务,遇到严重堵车的情况,抬杆优先放行,后续再做处理,全力疏通保障。经过系统监测,拥堵情况已经得到了不断缓解,呈逐渐下降趋势。
汪洋说,从目前来看,全国9000多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每个时段出现500米以上拥堵情况的收费站基本在30个以下,占收费站总数的比例只有0.3%。1日-7日,全国发生500米以上拥堵缓行的收费站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18%,平均拥堵时间同比减少了13%,这些拥堵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历史拥堵区域。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