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栾晓娜
如何减少伤医事件发生?2020年上海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上海市政协委员。
诸多政协委员认为,通过设置安检来防范伤医事件的发生,不适合医患矛盾关系的缓解,治标不治本。要减少“医闹”,必须要重视和明确法律体系。
有委员认为,医院本身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伤医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伤害,同时也给其他患者带来危险,在医院发生的伤医等违法行为,应该较一般公共场合的违法行为处罚来得更重。也有委员建议,参考国外做法将医疗暴力分级处置。
安检不利于医患双方信任感的建立
“通过设置安检来防范伤医事件的发生,并不适合医患矛盾关系的缓解,无形中增加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隔阂’。”在上海市政协常委张怀琼看来,不能因为个别伤医事件的发生,就将医患之间的矛盾扩大化,这样反而不利于医患双方信任感的建立,治标不治本。
“伤医事件可以说是医疗暴力,本质上说是‘医闹’,这不仅在我国有,在其他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上海市政协委员王德辉举例说,拿美国来说,5年里就有150起在医院发生的枪击事件,其中30起左右是发生在急诊室的,而日本相对较少,10年内仅有5例严重的伤医事件,其中4例是医生被刺伤,另外1例是2名患者互殴。
王德辉认为,近年来,中国也在法律中明确过“医闹入刑”、“为医闹建立失信人黑名单”等,他认为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执法的落实尤为重要,“在医院发生的杀医、伤医等违法行为,我认为应该比一般场合的处罚来得更为严重,尤其是发生在急诊室,或者是在医生为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违法行为,在澳大利亚,就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在急诊室内攻击医生将被判14年监禁。”
王德辉表示,要减少伤医事件的发生,与完善的医保体系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国家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不单单是解决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的矛盾,“但对于医院来说,必须要预防和重视这类情况,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不能光喊喊口号,医务人员平时也要加强学习和演练,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人文关怀,以此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王德辉建议,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暴力实现科学管理,“在日本,将医疗暴力定义为一般性以及恶性,恶性又分为大声吵闹、肢体冲突、拿刀具等器械攻击医务人员等,不同类型的医疗暴力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他还提出,当下社会上包括媒体、医疗机构要减少类似“神医”的报道,不要过于突出宣传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手术成功的案例,来强调突出医疗技术的高超,“一些成功病例往往仅仅是个案,如果用同样的技术去救同一类患者,由于个体差异、病情程度等不同,也往往会存在不同的治疗结果,但患者可能看到了成功的个案报道,就会对医院和医生有很高的期待,这样一来,一旦发生意外,就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医疗社工能辅助医生增进与患者的沟通
“我认为,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和病人家属多沟通。”上海市政协常委、农工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陈芳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医生一般都忙于临床工作,没办法将很多精力用于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如果能够关口前移,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能够早点介入,这种事情就有可能会避免。
陈芳源建议,在一些高风险科室,医生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比如像脑外科、心外科,如果开刀的话,病人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医生要和病人讲明白,让病人知道,你这个疾病的风险是很高的。”
其次,陈芳源建议,如果发现病人有过激行为,而且不能理解医生的解释,那么,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就要早点介入。
“每家医院都设立了医务处、门办等,这些都是病人及其家属投诉的渠道,对于这种病人,行政部门要早点干预,不要让医生和病人起冲突。比如,有的病人有过激行为的,就由行政部门作为第三方去沟通、去解释,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让病人更容易接受。”陈芳源说。
另外,张怀琼建议,可以加强医疗社工体系的建立,“在医院里,医务人员往往因为病人多而失去了跟病人长时间交流的机会,同时医疗体系较为复杂,涉及到医药、医保等诸多领域,并不是所有问题医务人员都能解答,如果有一支经过培训且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疗社工,能辅助医生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消除一部分患者的疑虑,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患双方的矛盾。”
市政协委员董竞成同时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提高全民医学素养,“医生并不是神,不是什么病都能救”;一方面医生和医院都要有预防意识,加强对一些原本就存在紧张医患关系的特殊患者给予关注、加强沟通,避免伤医事件的发生。
“医生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强,譬如医生和病人谈话要面对面,如果病人或其家属在你后面看,你的手头工作都得赶紧放下,这就是医生的安全教育,但很多医生可能并不知道。”陈芳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