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Apple公司再次将重庆定为其新春短片的取景地时,我其实并没有过多地惊讶。
毕竟,就像许多网友所说的:“重庆已成中国最大的开放式横店,作为中国有显著特点的城市,山城这两年真是快被各种剧组拍秃噜一层皮。”
在游品的回忆中,重庆作为“中国导演最爱的电影取景地”的命运,应该开始于2006年,那一年《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
当时还没看过几部电影,山城也没被世界各地的剧组给盯上,仅仅是在大银幕上看到重庆的脏楼破巷与上天入地的交通工具,就会觉得特感动。
看到黄渤饰演的黑皮在融侨半岛立交桥上狂气地奔跑,霎时百感交集:
这就是重庆,终于有人拍出了重庆的城市气质,这晕眩的落差、这随地可见已至于“跌贱”的江景、这不驯顺的美。
之后有几年,只要是在重庆取景的院线电影,游品都会尽力去看——但看着看着就看疲了,钱与时间没那么多,可烂片的数量可比以前多太多了。
近日,千呼万唤的Apple新年短片终于上线了,不出意料地刷爆了本地人的朋友圈——重庆本地的许多媒体也都爱屋及乌地给予了《女儿》以好评。
《女儿》的导演,西奥多·梅尔菲,在2017年凭借《隐藏人物》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多项提名;摄影师是劳伦斯·谢尔,是金狮奖作品《小丑》的摄影指导;而女主角,就更不用多说,是叫好又卖座的“迅哥儿”周迅。
这样的阵容,再加上Apple公司雄厚的技术支持,还能拍不好一部微电影?
您别说,还真能。
《女儿》的种种优点,我们在此处搁下不谈——因为你将在其他平台上看到许多褒美的内容。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作为一个有感情的中国重庆居民,一个电影爱好者,说一些“讨人厌的话”,愉快地针对《女儿》进行一些吐槽。
1.剧本故事会
微电影《女儿》继承了Apple新年短片的“文脉”——即由真人真事改编。
电影中由周迅饰演的主人公,原型是“武汉最坚强的姐”李少云。
2017年,带着孩子跑了近3年夜班出租的李少云的事迹引爆了网络:
(图源:楚天都市报)
她是武汉市蔡甸区人,做过的士司机也做过售货员。2015年,生产不久后的李与自己的丈夫产生矛盾,并成为了单身母亲。当时她的孩子才5个月大。
2015年3月8日,李少云重操旧业,成为一名夜班的士司机。可母亲离家,女儿便无人照料,李出于无奈,才将小女儿依依带在身边。
母亲的坚强,女儿的体谅,生活的万般艰辛,还有母女两人苦中作乐的精神,使得李少红的事迹充满了感染力,听众将感到酸楚与敬畏的感情在胸中冲撞拉扯。
但经“艺术化”处理后的电影《女儿》,却丧失了故事原本的力量。
女主角被塑造为一个自小热爱学习、成年后也充满了独立意识的女性,因不同意母亲“嫁个好人家”的世界观,一气之下便带着女儿走出了小家庭。
编剧将李少云的故事加以改编,将核心建筑在“追求独特自我”与“坚持传统价值”的冲突上。
但这显然是个败笔。
因为在李少云的故事里,带女儿开出租实在是无奈之举,谁希望自己3岁的小女儿被迫适应昼夜颠倒的生活?谁希望将脆弱的孩子整日捆在没有保护的出租车内?
“为了个人命运不被左右而出走”当然是可能的。但考虑到女儿要承受的代价,这个动机实在是太虚浮羸弱了。
再者,李少云母女在生活中动人的苦中作乐也被电影的表现手法所削弱——电影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确切的苦难,没有严酷的生活场景,如何要表现出母女的坚韧?
作为观众,我只在故作天真的剧情安排里尝到一份失真的齁甜。
电影的收束更是无比牵强,在没有任何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即人物没有“改变”),三代母女稀里糊涂地就和解了。这种和解并不是一种“理解”,倒像是一种认怂。
有网友说,《女儿》的编剧的水平简直比故事会还差,那卯足全力硬要正能量的劲头,简直像极了考场上写命题作文的我本人。
2.感情模式化
因为剧本缺乏根基,《女儿》里的各角色也是高度脸谱化的,她们的感情遵循着某种既定的模式,机械生硬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也许因为导演是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式幽微的亲子关系,影片中的台词简直比春晚的串场词还要肉麻做作。
电影的最后,老母亲以乘客的身份与女司机不期而遇,两人相视无言。
“这么晚了你去哪儿啊?”
“我去找我的家人。我每年给她们包饺子,找她们。”
“妈,我饿了。”
……
这样的对白太过“戏剧化”,太过直白、这样的坦诚会使中国的亲子感到尴尬,基本不可能出现在真实的关系当中。
陈可辛的Apple短片《三分钟》,也是在重庆(菜员坝火车站)取景拍摄的。
这部微电影中所表现的感情才是为中国的所有亲子所熟知的。
母亲是列车员,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时常见到自己的儿子——就算是相聚,母亲也总是因为“爱之心切”而对儿子过于严厉,想要补偿时,才发现又到了分别的时候。
春节年关,母亲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但孩子的小姨提出,她愿意带着孩子去火车站,让母子俩在站台上相聚三分钟。
这可是争分夺秒的三分钟啊,孩子和母亲见面后会怎样,他们会怎样诉说爱与关心?
但陈可辛一句也没让他们说,他让孩子背起了九九乘法表。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因为母亲在上次见面时曾叮嘱儿子要好好学习——要是背不会九九乘法表,妈妈就再也不见他了。
小男孩磕磕巴巴地背诵着这些毫无感情的“数学真理”,而时间在流逝,我们是多么希望他能背快一些,至少要留下一秒,一秒就够了,让他们两母子把思念和爱说出口吧!
可是陈可辛没有这么做。
当小男孩背过“九九八十一”,母亲已经站在车窗的另一头。
这就是中国人的羞涩与真挚,一切的期待、一切的苦恼,一切的爱,都藏在这冷冰冰的“数学真理”,藏在这99乘法表里了。
太精妙了。
内敛感情就像超声波,观众也许没有真切地听到响动,但肝胆却能有所感应。相比起来,《女儿》的感情宣泄堪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使人不自觉地抬起手遮起耳朵来。
3.电影发生在哪儿?
有观众不喜欢这部影片,说:“别告诉我这部电影所拍摄的是重庆,角色满嘴普通话,过年还要吃饺子。”
当然,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谁说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是重庆故事呀?只是借个地儿,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其他的地区呀。”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说得还不够正确,这部电影的确不可能发生在重庆,但也不可能发生在中国的其他地区,这部微电影对于“社会现实”可谓是毫无观察。
“看到生活困难得要带女儿开出租的周迅住在那~么大的房子里,就没敢往下看了。”
“是那种熟悉的国产影视作品特有的现实割裂感。”
是外国导演对中国底层社会缺乏了解吗?还是说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将镜头对准真实的、缺乏体面的拮据呢?
摄制组的人表示:“导演要求场景要有立体感,有市井和生活气息。“
可是很遗憾,成片没能表现出重庆的生活、市井气息:苏家坝、鹅公岩、菜园坝与千廝门,《女儿》里有大量的“大国崛起”的风光,用这样的繁华来刻画市井气息,可说是究极的南辕北辙。
4.场景选取无新意
当然,还有朋友退而求其次,表示:“咱就把它当做重庆市的旅游宣传片吧!”
不过很遗憾,即便是作为重庆市的宣传片,《女儿》也不能说是上乘的作品——因为选址实在是太无新意了:
烟雨公园、苏家坝立交、鹅公岩立交、二号线轨道,俯瞰嘉陵江的天台……
我们已经在太多影视作品看到过这一切了。
黄色的出租车与红色的三轮车并排出现的场景还算是新奇有趣,《女儿》也唯有在这一方面发掘出了独属与它的“重庆现实”。
另外,虽然无益于表现主题,但出租车拐过文化路的U型弯道的画面还是很好看的。
也许,只有当《女儿》是重庆市出租车公司所发布的广告片时,它才能显得上乘吧!
上文的批评只是一家之言,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苛刻似乎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但《女儿》并非一部上乘的微电影,这也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好于2%的短片
但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女儿》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构成了一种提醒:
美丽的景色就在身边,相机就在手边,感情和故事都在心中,只要放开双手去拍摄,就能做出独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Apple发布的“重庆三部曲”里,你最喜欢哪一部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