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同性婚姻合法化德国同性婚姻终合法,真正的幕

时间:2020-01-04 10:2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同性婚姻合法化当地时间6月30日,距离默克尔公开表态向同性婚姻问题示软后仅4天,德国议会便举行投票表决,以393票对226票批准通过同性婚姻

当地时间6月30日,距离默克尔公开表态向同性婚姻问题示软后仅4天,德国议会便举行投票表决,以393票对226票批准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允许德国的同性伴侣和异性伴侣享有同等婚姻权,并可以收养孩子。德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不过,看一眼临近的德国大选,对这一表决感到高兴的恐怕不只是德国的LGBT群体。

▲默克尔自己投下了反对票,但她也表示希望最终的结果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和平。

态度软化,默克尔是被感动的吗?

早在2001年,德国的同性恋人们就已经能在民事上被承认伴侣关系,但直到最近,它都还是西欧少数几个没有法律正式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之一。

默克尔在2013年竞选德国总理连任时,曾旗帜鲜明地表态反对同性伴侣结婚,理由是“为了孩子们的福祉”。她在2015年接受一档德国网络访谈节目采访时也继续坚持着自己对婚姻的认识:“对于我个人来说,婚姻意味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起生活”,但同时也表示反对歧视,支持同性恋者的伴侣关系。

事实上,在2015年,当卢森堡、爱尔兰、美国等世界上多个国家相继发起同性婚姻合法化运动并取得成功时,德国上议院也在该年6月采纳了一项呼吁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决议,但最终被默克尔所领导的“基督民主联盟”的保守人士否决。

然而,就在今年6月26日,默克尔在接受德国女性杂志《布里吉特》(Brigitte)专访时的一番言论却在整个德国社会“炸开了锅”,她表示自己将允许德国就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举行自由投票。默克尔称,自己的态度之所以发生180度大转变,是因为有一次她在自己的家乡选区碰巧与一对女同性恋人一同就餐,期间得知她们共同抚养着8名孩子,对她们的生活有了进一步认识,她将这段短暂的接触称为是“影响一生的经历”。

为大选站队的政治造势

虽然默克尔用一段“情感体验”为议会投票铺展了道路,但事实上,她在同性婚姻态度上的软化更像是一场政治权衡的结果,目的是为其所属的基督民主联盟(CDU)在今年9月举行的德国议会大选上巩固地位营造声势。

▲国会议员们就同性婚姻合法化进行投票。

随着德国近段时间来在经济上的再度繁荣,以及民众普遍相信默克尔妥善处置了难民危机,基民盟在选情上总体而言顺风顺水。近两周在世界各地爆发的“同志骄傲大游行”则成为其竞争对手们能够抓住并借以攻击的一个难得的弱点。基民盟在9月大选过后可能与之组成联合执政局面的三个潜在党派——支持环保的绿党、支持商业的自由民主党,以及极左翼政党林克党,此前纷纷表态称,除非基民党同意“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主张,否则不会与其组成执政联盟。而基民盟目前的执政伙伴、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SDP)也做出了类似的表态。

▲当议员在国会大楼内投票时,民众则在外面游行。

社民党主席和总理候选人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tz)在默克尔表达出自己在同性婚姻立场上的软化态度后,表示“会相信她说的话”并主张立刻举行投票。

目前,德国唯一一个明确反对同性婚姻的政党是右翼政党另类选择党。可以说,默克尔所属的基督民主联盟长期主张“传统家庭伦理”(其中尤以其在巴伐利亚的姐妹党派基督社会联盟为甚),反对同性婚姻,在近些年已经使其成为同性议题上的德国“少数派”。

欢迎加入同性婚姻合法化大营

当然,德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最终能够实现,也得益于国际社会不断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趋势分布图。

2001年,荷兰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在此之后,相继有20多个国家跟随其步伐确立了同性婚姻法案,包括比利时(2003)、西班牙(2005)、加拿大(2005)、南非(2006)、挪威(2009)、瑞典(2009)、葡萄牙(2010)、冰岛(2010)、阿根廷(2010)、丹麦(2012,法罗群岛除外)、乌拉圭(2013)、新西兰(2013)、法国(2013)、巴西(2013)、英国(2014,北爱尔兰和泽西岛除外)、卢森堡(2015)、斯洛文尼亚(2015)、爱尔兰(2015)、墨西哥(2015)、美国(2015)、芬兰(2015)。

德国自身也是多个支持LGBT权益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其中就包括欧盟和欧洲议会。此外,公开宣布出柜的卢森堡首相泽维尔•贝特(Xavier Bettel),以及爱尔兰“YES”阵营的活动家们也曾先后到访德国表达对德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