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复兴路上阔步高歌

时间:2021-08-31 06:2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6月2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杜建坡摄(人民图片) 4月

 

  6月23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杜建坡摄(人民图片)

 

 

  4月18日,小朋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东窖村大学蜂乡村图书馆内看书。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业界率先复苏,全年电影总票房达204.17亿元。图为观众在2020年上映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金刚川》海报前拍照。
  陈玉宇摄(人民图片)

 

 

  4月12日,在河北邢台市隆尧县第三实验小学京剧课堂,戏曲老师指导学生练习京剧表演基本功。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理想,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矢志奋斗的目标。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中国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培育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广大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竞相奉献精品力作,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成为提升人民素质的支撑,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自信的号角。

  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的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中国这个几千年诗书之邦的文化家底十分薄弱:全国4.75亿人口80%是文盲;全国只有700多家书店,每年出版图书不超过4000种;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55个、博物馆21个;全国只有3家电影制片厂,460余家电影院,75%的电影市场被外国影片占领……

  如今,中国文化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50万种,发行100亿多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电影大国,每年拍摄各类电影近千部,票房600多亿元;今天的中国拥有5800多家博物馆、近3200家公共图书馆和22.5万家书店,每年参观博物馆的人次超过10亿、借阅图书近7亿册;今天的中国人每年观看各类演出超过11亿人次;今天的中国99%的人口可以收看收听电视广播,所有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

  从缺书少刊的书荒之困到书香满城的全民阅读;从简陋的露天电影到酷炫高科技的巨幕影厅;从一院子人围看一台黑白电视机到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一体化发展的智慧广电……中国文化实现了从“贫瘠匮乏”到“多姿多彩”的跨越,不敢想的“奢侈品”渐成生活“必需品”。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0%,达8662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2.36%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0年3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优秀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等网络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空间。跨界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贸易”渐成常态,与各领域的融合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