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

离家流浪27年,中秋节前找广州社工寻亲!南京家

时间:2019-11-13 00:44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今年中秋,在外流浪27年的郑明终于与南京的家人相见团聚,吃上了团圆饭。22岁离乡,49岁回家,郑明的外甥小德告诉南都记者,几十年间音信全无,

今年中秋,在外流浪27年的郑明终于与南京的家人相见团聚,吃上了团圆饭。22岁离乡,49岁回家,郑明的外甥小德告诉南都记者,几十年间音信全无,家里人都以为舅舅已经不在人世了。

9月12日,中秋节前一天,广州天河,流浪27年的郑明终与家人重聚。姐姐郑英紧紧拉住弟弟的手,始终不愿放开。

家人重聚。

离家27年,曾问回家车票

1992年前后,22岁的郑明背井离乡,前往广东打工,此后就音信全无。郑明的外甥小德告诉南都记者,刚开始几年,家人曾从派出所得知舅舅的消息,原本已经买好车票,要从广东带舅舅回乡,但舅舅借口拿东西离开,再也没回来。

小德介绍,家里只有一张舅舅年轻时的相片,找起人来十分困难。母亲郑英多次提起失联的舅舅,找到舅舅也是她的心愿。

然而,在网上搜索身份证等信息均无果,借助论坛、寻亲网等平台发布的寻人帖却都似石沉大海。27年杳无音讯,家里人都认为郑明一定已经不在了。

找回舅舅后,小德才知道,其实,舅舅郑明早在网络上看到了小德发布的寻人启事,只是始终没有选择与家人联系。2013年,郑明甚至曾回到南京,特意在汽车站打听过回老家的班车票价,只是没有选择回家。

“舅舅没有主动提起在广州的生活,我们也就没有问起,因为怕影响他的心情,就和舅舅聊聊家常,问问家里人。” 小德介绍,家人团聚后,担心影响舅舅的心情,关于为什么多年来不愿回家,广州的生活情况等,大家也选择不再多问。

中秋前夕主动寻求社工帮助,寻找家人联系方式

2016年前后,郑明曾在网上看到外甥发布的寻人启示,只是没有选择回家。2019年,郑明再次寻找当年看到的网贴,却因为时间太久,查询无果。

据广州市天河区活水泉源公益家园负责人杜静香介绍,9月9日,郑明找到活水泉源公益家园机构的工作人员,希望机构社工能帮他寻找外甥在网上发布的寻亲贴,想得知家人的联系方式。

但此时,多年前的寻亲贴中的联系电话已失效,9月10日,通过邮件,机构社工晓燕终于与郑明的家人取得联系。杜静香告诉南都记者,此次寻亲中,也得到了附近其他流浪汉的帮助,“街友们很信任我们,所以也成了我们的义工朋友。”所谓“街友”,是机构的社工与志愿者们对流浪者们的称呼,是街上的朋友们。

接到舅舅郑明还在的消息,小德与母亲9月10日当天便决定立即启程前往广州寻亲。了解到郑明没有身份证,担心接到舅舅后,无法顺利买车票回家,小德和表哥一路换着开车从南京到了广州。

1400多公里,16小时奔波,9月11日凌晨2时30分许,小德与表哥带着母亲终于抵达广州。7时许,在机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小德来到舅舅平日露宿的街头,却没能寻到舅舅的踪迹。他们从其他街友处了解到,郑明可能出去打零工了。

“舅舅没有身份证,就打打零工,他比较爱干净。打了零工要么吃饭,要么就到处玩玩。”小德告诉南都记者,虽然居无定所,在车库、天桥四处流浪,但郑明也会打打零工,并不完全依靠公益组织的救助。

小德与家里人一起在舅舅常出没的广场附近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找不到舅舅,母亲一直着急,也睡不着觉,一遍遍下楼,到广场上看看。”小德表示,当时不知道舅舅心里怎么想的,担心舅舅看到家里人,再次选择避而不见。

周边与郑明相熟的街友也在帮忙寻找,“附近的街友都比较热心,帮我们一起寻找。”小德说,“他们告诉母亲,会帮忙看着,如果一见到舅舅,就来通知。”

9月12日15时许,果然有街友发现郑明回到广场的身影,便匆匆跑来告诉小德的母亲郑英。一见弟弟,郑英一把拉住弟弟的手,紧握在手里不愿放开。

中秋节返家,与家人共聚团圆

今年的中秋,郑明终于不再是一个人漂泊。归程千里也有家人同路。

沿途,郑明对家人讲述这么多年自己曾到过的地方。小德从舅舅那里得知,其实舅舅一直都关注着家乡的情况。有机会到网吧上网,郑明也会用地图定位到家乡的位置,查一查家乡的发展。

小德表示,中秋回家,他已经与舅舅郑明聊过以后的计划,为了让舅舅更快地适应回家的生活,现在舅舅与母亲住在一起。待中秋过后,他就带着舅舅办理身份证明等材料。母亲对舅舅的归家一直很激动,也与小德讨论过舅舅之后的生活规划,家里人更希望舅舅郑明不要再回广东,“哪里再好,肯定不如家里好嘛。”

担心突然回乡的舅舅有抵触的情绪,再次与家人失联,小德也安慰舅舅,希望舅舅能够留在家乡,以后一家人就能生活在一起了。若是舅舅不能适应,还是有回广东的打算,也不勉强,希望舅舅能随时与家里保持联系,常回家看看。

“有身份证以后,给舅舅办张手机卡,即使舅舅再去广东打工,没事儿也可以和家里打打电话,想回家了我也可以帮舅舅买票。这样大家才都放心一点,毕竟知道舅舅还活着。”小德说。

中秋佳节,家里人也带着郑明去亲友家走动,亲友们都既意外又开心。小德告诉南都记者,舅舅能与亲友们正常交流沟通,还会主动问起亲友的情况。

活水泉源公益家园的杜静香告诉南都记者,机构的社工与志愿者们都称呼流浪者们“街友”,是街上的朋友们。许多流浪的街友们都知道有家庭,但由于在外多年,却没有混出名堂,于是不愿回家,心中却也一直是惦念着家乡的人与事。街头的流浪者们或多或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许多人经历了挫折打击,也是他们不愿意回家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如何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真的非常需要爱心的陪伴与关怀,也需要取得他们的信任,愿意跟我们敞开心扉。”杜静香说。

据杜静香介绍,活水泉源公益家园日前在网上发起了爱心食物银行项目,该项目以食物为桥梁,继续给街头的流浪者和城市中的贫困人群送去温暖与爱。目前尚未筹集到足够资金,该机构因此也呼吁更多人来支持该项目。

(文中郑英、郑明及小德均为化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敖银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