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穆巴拉克走了,同日去世的还有前苏联最后一位元

时间:2020-03-03 13:4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俱往矣,成败利钝,是非荣辱,皆作尘土。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在昨日,2020年的2月25日,两位大名鼎鼎的“前朝人物”——苏联元帅亚佐夫和埃及前

俱往矣,成败利钝,是非荣辱,皆作尘土。


长江后浪推前浪。

就在昨日,2020年的2月25日,两位大名鼎鼎的“前朝人物”——苏联元帅亚佐夫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同日与世长辞。

两朵“前浪”

穆巴拉克生于1928年5月4日,“出道”于埃及空军,1981年10月14日出任埃及总统,2011年2月11日在“阿拉伯之春”的惊涛骇浪中被迫辞职,随后被新政府送上法庭。

2012年他因“下令镇压示威者”的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2017年3月24日获释,在家中低调度过近3年平静生活后去世,终年92岁。

亚佐夫则出生于1924年,1987年5月在远东军区司令任上被越级提拔为苏联国防部长,1991年参与发动旨在挽救苏联的“8·19”事变,失败后被解职、逮捕,1994年获得大赦。

此后,他一直过着低调但不时发表自己政见的退闲生活,直至以96岁高龄去世。

相隔万里,似曾相识

两人相隔万里,不能说素昧平生,却也“不是很熟”,但二人的漫长人生有许多似曾相识之处。

两人都出身戎马,参加过实战——穆巴拉克参加过历次中东战争,亚佐夫更经历过残酷的二战;都有不浅的军事资历,却又不算“最主流军界人物”——穆巴拉克出生空军,亚佐夫在出任国防部长前一直在边疆任职。

两人都因一次突发事件平步青云。穆巴拉克因1981年10月6日,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在阅兵时被刺杀而接任总统,此后任职长达30年。亚佐夫因1981年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小型民用飞机低空突访降落红场,导致时任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等200多名军界高官被免职,而从上将、远东军区司令“跳级”成为元帅和国防部长。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他们二人又都因另一次突发事件,而就此从政治舞台谢幕。穆巴拉克是因“阿拉伯之春”,亚佐夫是因“8·19”事件。

穆巴拉克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者。在漫长的30年总统生涯中,他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既巩固了前任萨达特“结好美国、和睦以色列”的和平成就,又缓解了由此所造成的、埃及和整个阿拉伯暨伊斯兰世界间相互隔绝的僵局。

亚佐夫则在“后苏联时代”竭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为保住摇摇欲坠的苏联不惜大战风车的当代堂吉诃德。

当然这还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穆巴拉克在30年时间里建立了复杂的裙带特权网络,并成为这个网络中最大的受益者和食利者。

亚佐夫则是苏联“后勃列日涅夫时代”已然腐朽的军事上层结构中一颗与时俯仰、随波浮沉的普通木棋子,虽身居高位,但不论在军中、党中(他是苏共政治局委员)均没有太多作为。

而他们的结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之春”的浪潮中竭力抵抗,屡屡承诺辞职又屡屡食言,最终在原教旨势力、自由派人士和军中昔日同僚的“内外夹攻”下不得不黯然下野。

亚佐夫则徒劳无功地参与了被许多评论家称为“20世纪最拙劣政变”的“8·19”政变,但身为国防部长、苏联元帅的他却无法聚拢涣散的军心。

两人都在政治谢幕后锒铛入狱,却又同样在“后浪”们的博弈中成为小小幸运者,得以在床箦上、儿孙间了此残生,而无须忍辱死于狱中。

作为当今为数不多、始终保留元帅军衔国家曾经的三军统帅,穆巴拉克的军衔止于空军上将,终身未曾染指元帅杖。

而作为苏联最后一位苏联元帅,亚佐夫却从未获得苏联英雄的金星奖章(也是唯一的一个)。

“世无英雄”,时代浪潮的变化让被淘汰的他们徒呼奈何,但也并非每个竖子都能功成名就。作为一个时代的政治风云人物,他们都在历史上刻下痕迹、留下自己的名字,无论褒贬,这已足够令他们安息了吧。

▲亚佐夫资料图▲亚佐夫资料图

国在山河破与国破山河在

不过两人的政治遗产却并不尽相似。

穆巴拉克虽然谢幕,但奠基于纳赛尔时代的埃及共和国体制,即“军人强势存在下的世俗共和国体制”,却在几经周折后重新得到确立。

建立在穆巴拉克“大厦”废墟上的穆兄会政权在他生前轰然崩溃,一手将他送入监狱的穆尔西同样身陷囹圄,且至死(2019年6月17日)未曾解脱。

如今坐在总统位置上的,则是另一位军人坦塔维元帅(Mohamed Hussein Tantawi Soliman)。如今穆巴拉克“帝国”不复存在了,但今天的埃及却宛然还是昔日的框架。

而亚佐夫则不然:他和他的“同伴”们发动“8·19”,却事与愿违地扮演了促使苏联体系更早寿终正寝的“盖棺者”。

如今的俄罗斯依然有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使用着苏联时代国歌的旋律,如今的俄军也仍普遍保留着苏联时代的红星,并留用了大批苏联时代日益老朽的军事装备。但是,苏联已彻底不复存在。

俱往矣,成败利钝,是非荣辱,皆作尘土。正所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短房(专栏作家)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