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这个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在如今的中东非但挥之不去,反而接连上演。
巴格达时间1月11日晚,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卡尔巴拉旅”的指挥官萨阿迪,在首都以北地区遭不明枪手暗杀身亡。萨阿迪这个名字虽然陌生,但坚定反美的他据传与10日前被美军袭杀的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将领苏莱曼尼私交甚密。
萨阿迪的官方证件。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目前,虽然还没有人出面承担责任,暗杀动机也尚不明朗,但是盛怒之下的一些伊拉克人,已经把炮口对准了美国……
1
10天前,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被杀,中东局势骤然升级。然而,大战的阴云虽然在美伊双方的“默契牌”中有所消散,但萨阿迪的遇刺表明,双方之间的“暗战”没有丝毫弱化的趋势。
不管幕后真凶是谁,萨阿迪之死的影响都是十分恶劣的。
首先,“卡尔巴拉旅”是伊拉克民兵组织“人民动员力量”的组成部分,而“人民动员力量”虽是民兵,却是得到法律认可、归国防部领导的正式武装力量。换句话说,它的领导人萨阿迪不是什么民间人士,而是正式的伊拉克官方人物。
人民动员力量。其次,这是规模庞大的“人民动员力量”10天内损失的第二位重要领导。上一位,则是与苏莱曼尼一同被杀的组织副领导人穆罕迪斯。鉴于“人民动员力量”是以什叶派为主的军事力量,且与伊朗颇有渊源,不难想象此举在这一军事武装中会引发怎样的愤怒。
苏莱曼尼和穆罕迪斯遇刺后,除了伊拉克政府厉声谴责美国在伊拉克领土上的非法举动,伊拉克议会通过要求美国撤军的决议外,伊拉克知名的什叶派政治和宗教领袖穆克塔达·萨德尔一度号召重组著名的激进反美武装“迈赫迪军”。
之后,随着伊朗8日使用大批弹道导弹进行了报复,以及乌航客机被伊朗方面误击坠毁,美伊紧张关系有所缓和,萨德尔等激进反美人士也要求下属武装暂停对美国的报复行动。
但是1月12日,也就是萨阿迪被证实死亡的当晚,在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巴拉德空军基地遭到了8枚火箭弹的打击。该基地驻有大批美军。要知道,苏莱曼尼和穆罕迪斯3日遇袭身亡后,该基地在4日也曾遭遇迫击炮的打击。
2
从苏莱曼尼被炸到萨阿迪遇刺,10天来伊拉克国内的诸多动向表明:伊朗在伊拉克、尤其是什叶派武装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不假,但伊拉克国内浓厚的反美情绪也是真。
而激化这股反美情绪的,除了重要人物接连遇刺,还源自于伊拉克人对外国驻军、尤其是美军的反感。
如前所述,美军月初在伊拉克的领土上杀害苏莱曼尼和穆罕迪斯的冒险行为,深深刺痛了伊拉克人。伊拉克议会于5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政府结束外国军队在本国的驻扎,还伊拉克以独立、主权与尊严。
虽然伊拉克议会要求外军撤出领土,但美军丝毫没有遵从的意愿。但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此予以坚决拒绝。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辩称,伊拉克人实际上很“享受”美军展开的反恐行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放出赤裸裸的威胁,称除非伊拉克人支付美军在当地建基地的钱,否则美军不会撤离。如果伊拉克政府强行要求美军撤离,美国将对其实施比对伊朗更严厉的制裁。
特朗普说到做到。据外媒11日报道,伊拉克官员对外证实,特朗普政府已通过电话警告伊方,如果伊拉克将美军驱逐出境,伊拉克可能无法使用其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账户。这名伊方官员表示,美国此举会动摇伊拉克早已破败不堪的经济。
据悉,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约250个国家的央行以及其他政府机构提供银行业服务。伊拉克也利用其在该银行的账户,处理国际石油销售及各种买卖。一旦账户被关闭,伊拉克将失去重要财政来源,现金流也将大幅受限,危及国内本就岌岌可危的金融、经济和民生。
3
在这样的背景下,萨阿迪遇刺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美国的角度讲,特朗普政府已经多次放话,不会放松对可能威胁美军安全的激进势力的打击。所以,萨阿迪很可能死于美国先发制人式的清除行动。
但从伊拉克的角度来讲,既有人反美,也有人渴望局势不要恶化。从苏莱曼尼遇刺后伊拉克国内民兵武装的表现看,大体算是克制,可见什叶派内部在对美问题上也存在激进和相对保守的不同意见。再加上还有以色列等地区势力的存在,所以萨阿迪也可能死于渴望从美伊矛盾激化中获利的人之手。
不过,无论哪样,伊拉克似乎都正在不可避免地滑向代理人战场的深渊。
自“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被逐出伊拉克后,美国与伊朗的矛盾再度激化。美国渴望维持一个亲美的、强势的伊拉克中央政府,伊朗则依靠广大的什叶派民众来拓展影响力。双方斗法日益激烈,苏莱曼尼与穆罕迪斯遇袭身亡的直接原因,就源自去年末什叶派武装对驻伊美军基地的一次突袭。
任何时候的代理人战争,最悲惨的都是战场所在国的人民。然而,双方明枪暗箭不断,苦的是伊拉克的普通人民。就在昨天,远在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还强硬表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必须被终结。而真主党的头号敌人,就是以色列。
不难想象,这片曾孕育《一千零一夜》浪漫故事的文明故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能沦为中东高度对立的各方之间明争暗抢的战场。
(文中图片GJ、网络综合)
撰稿杨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