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助老挝由“陆锁国”变“陆联国” 中企背后展担

时间:2020-02-24 09:28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环球时报赴老挝特派记者孙广勇朱晓磊]“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问题,共同面对……”这是3年前老挝摇滚神曲《一带一路》中的歌词。2019

[环球时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孙广勇 朱晓磊]“一带一路,有你有我,大小问题,共同面对……”这是3年前老挝摇滚神曲《一带一路》中的歌词。2019年底,《环球时报》记者来这个将由“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国家采访时,切实感受到歌中所唱的“互联互通,梦想相连”。这背后,有很多中国企业的担当。2020年,对老挝百姓和在那里耕耘的众多中国企业来说,有很多预期的成果:老挝第一个石油炼化项目建成、南欧江梯级水电二期项目多个电站建成……2020年还是中老铁路建设土建工程收尾、由线下土建向线上轨道全面转换的关键年。这些都与老挝政府制定的“到2020年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战略规划相吻合。从项目加强环保到妥善移民,从解决就业到与老挝人交朋友,中企在老挝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民心相通”的使者。

“等中老铁路修好,坐火车去看长城”

2019年12月27日,《环球时报》记者为见证中老铁路最长隧道森村二号隧道贯通,早上5时就从琅勃拉邦出发,沿着贯通老挝南北交通大动脉的13号公路向南行驶。离开省城不久,道路变得蜿蜒曲折,两旁的山峰越来越高,有时就像在云层中穿行。140多公里,竟用了4个小时,途中只有零星的木板房,是深山里村民的住所。在多山国家修建的中老铁路,桥梁与隧道里程数之和占总里程的60%多,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当地人感叹“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架出来的,是挖出来的”。

据中国电建老中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斌介绍,中老铁路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14公里。该铁路全部采用中国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60公里,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的老挝是东南亚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公路运输体系较为落后,境内也仅有一段长约3.5公里的铁路。《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老挝民众都说只是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看到过铁路,更没有坐过火车。自中老铁路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以来,越来越多的老挝人知道这是一条实现互联互通的路,也对它有了更多期待。嘎西县松石瓦村村长阿吉说:“我们都非常期待中老铁路的建成,坐着火车走出村庄,走出大山,走出老挝,到中国去看看。”他还希望村里的橘子、柠檬等农产品可以伴着中老铁路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卖个好价钱。老挝姑娘阿端在中老铁路项目部做厨师,3年来她从帮厨成为主厨,酸汤鱼、土豆炖牛肉等“硬菜”是她的拿手绝活。她大声地用中文告诉记者:“开心!”她说中老铁路建成后会有很多中国游客来,她打算开一家中餐馆,也想坐火车去北京旅游,看看长城。

要“红帽子”,不要“灰帽子”

在中国云南江城与老挝北部丰沙里接壤地区,有一条长约475公里的南欧江,从北向南婀娜蜿蜒进入琅勃拉邦,最终汇入湄公河。南欧江是湄公河老挝境内最大支流,天然落差约430米,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这一流域上分布着七座水电站,这便是中国电建在此开发建设及运营的南欧江“一库七级”梯级水电站项目,也是中资企业首次在境外取得整条流域开发权的项目。说起“一库七级”的设计,不得不提其背后的实力较量故事。上世纪90年代,美国、俄罗斯、挪威等国公司曾针对南欧江水能开发提出过诸多规划方案,但这些方案均是“高坝大库”,这样淹没的林地大,搬迁量大,对社会环境影响也大,与老挝的诉求相差甚远。2007年,中国企业根据长期开发建设经验,创造性地提交了“一库七级”梯级水电站方案,确保“最少的原居民搬迁、最少的耕地林地淹没、最小的环境影响”,水电站方案得到老挝政府认可。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老挝南欧江二期一级电站。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老挝南欧江二期一级电站。

南欧江一级电站位于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境内,距离琅勃拉邦市区40余公里。《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电站顶部与琅勃拉邦传统建筑类似,绛红色屋顶与万顷碧波相映生成辉。中国电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春国介绍说:“看上去像是戴了红帽子一样。这是我们考虑到一级电站离市区近,将来库区可变为休闲度假胜地,设计上兼顾了美感。保护双遗产,需要我们主动去思考。”

“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古都和佛教中心,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我们环保采取最高标准,保证绿水青山。”据电站项目的一位负责人介绍,水电站施工过程中,开挖的渣土要放在指定区域,设有拦渣坝,此外所有开挖料都用于坝体结构,尽量避免废料的产生。刚开始,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回收不到70%,这样产生的污染致使周边的山体与树木长上“灰白发”,戴上“灰帽子”,于是中国企业在加工一天后便进行技改,直到近乎100%回收,基本实现了扬尘零排放的要求。

惠娄移民新村。朱晓磊摄惠娄移民新村。朱晓磊摄 离南欧江一级电站不远的惠娄移民新村小学。 离南欧江一级电站不远的惠娄移民新村小学。

朱晓磊摄“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在离南欧江一级电站不远的惠娄移民新村,《环球时报》记者听到当地小学的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唱着这首中文迎新歌曲。南欧江电站项目涉及两省10县1.26万人的移民搬迁,这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中国企业坚持以最少的移民搬迁,最少的耕地、林地淹没损失,最小的环境影响,高标准实施移民安置和升级发展,聘请老挝本土的施工企业依照老挝的建筑风格,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共修建移民新村30个,极大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以惠娄移民新村为例,当地有134户、600多位村民,现在住在成排的楼房中。村民颂苯的新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商店。他告诉记者:“房子建材选用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品牌,质量很好。村子里还有码头、医疗室、学校和寺庙,村内道路、给水系统和供电系统,也都一应俱全,这比大城市里都不差。”

惊天动地,送电送水

在万象机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企投资的水泥厂等大幅广告牌十分醒目。在琅勃拉邦,街上各大商店招牌大多标有中文,除华为、VIVO、格力等电子电器产品外,还能找到东方名剪、速8酒店的身影。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陆续开始赴老投资办厂,并参与劳务和工程承包。老挝中国总商会会长黄彦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两年老挝的GDP增幅保持在6%-7%,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在逐年改善和提升。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进入老挝,目前约有600多家中资企业分布在矿业、电力、农业等领域。黄彦德说:“随着推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中老合作进入蜜月期,老挝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当前老挝遇到一些阶段性发展难题,但“中老经济走廊”地位和要开通的中老铁路,都将为老挝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据估算,目前约有20万中国人在老挝工作和生活,主要在老中资企业工作和从事五金、摩托、机电批发、农业种植、旅游服务及零售贸易。

在老挝的一些机场,很容易找到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因素。朱晓磊摄在老挝的一些机场,很容易找到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因素。朱晓磊摄

在老挝,当地人用“惊天动地”形容中老合作的两个标志性项目,“动地”代表中老铁路,“惊天”指卫星项目。5年前,中国研制和发射的“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给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改变,让山村里的人家也能看上电视节目。据中老双方合资的老挝亚太卫星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700万老挝人民只要在家里装上机顶盒和卫星天线,就能收看到卫星电视节目”。

老挝很多地方的居民还用不上自来水,只能喝发黄的井水。去年2月,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承建的万象市政供水项目正式交付老方。中国企业为老挝首都新建供水管线427公里,更换老旧管线152公里,新建3座大型水塔和两个农村水厂及管网铺设,为万象市区东北部60多个村庄提供健康、卫生的自来水。

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90%,所产大米绿色、优质。但过去由于农业耕种技术和设备落后,加上旱季水利灌溉系统跟不上,老挝的稻谷产量还无法满足大量出口的需求。实际上,老挝有丰富水资源,湄公河全长的44.4%流经老挝境内,该河60%以上的水力资源蕴藏在老挝。为此,老挝政府想把老挝打造成“东南亚蓄电池”,非常重视开发水电资源。由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建成的南腾二号电站尾水三号闸门灌溉项目包括主、干、支三级渠系和排水渠,全长约101公里,灌溉面积2800多公顷。老挝中南部甘蒙省的农平村通过该项目受益很大,当地村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为有了稳定充足的灌溉水源,现在稻谷旱季的产量甚至比雨季都大,“雨季每公顷收获4吨,旱季能达到5吨”。

中国企业还在帮助老挝构建自己的化工体系。记者在位于万象新城区的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采访时了解到,老挝第一个石油炼化项目预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投产,一期投产后每年可生产80万吨汽油和柴油。该项目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与老挝国家石油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老中东岩石化投资建设。有当地司机说,老挝的汽油、柴油、液化气都要进口,而大家也想找品质好的加油站加油,所以,他们都很期待这个项目投产后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万象、万荣等地,中老铁路项目工地常有老挝人组团来看。当地人办喜事会叫上中国朋友,中国朋友也会送两箱老挝人喜欢的Beerlao啤酒做贺礼。森村二号隧道出口二衬班班长陈道国带过8位老挝员工,他从制模到浇铸混凝土手把手教授,现在徒弟们都可以独当一面。陈道国过去两年没有回国过春节,老挝徒弟便会邀他去家里“过年”,附近乡亲们听说来了中国客人都要进去与他喝一杯酒。中国企业的辛勤付出也加深了中老民间的友谊。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