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印度经济问题分析

时间:2020-02-11 15:42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印度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印度的未来经济增长进行展望。印度的背景介绍印度行业与经济发展状况印度经济分析印度经济展望1、印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印度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印度的未来经济增长进行展望。

印度的背景介绍

印度行业与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经济分析

印度经济展望


1、印度背景介绍

国家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3亿人,海岸线长5560公里。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印度的粮食产量约为中国的一半。

西方民主制度

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沿用英国留下的西方民主制度,印度政治制度使各方表述自己的利益,表达自己的观点,却没有有效的对利益和观点进行整合,党争严重,影响了印度经济发展。西方政治理论一般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可以有效遏制腐败,但在发展中国家实行西方制度的国家腐败仍然非常严重,印度就是一个例子。政客用钱直接买选票或间接买选票,收买黑社会,使得贫民窟成为腐败政客的稳定票仓,黑社会还与政客勾结,从事毒品买卖,不仅收买很多政府官员,很多非政府组织,而且控制选票。

种姓制度及女性地位

印度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印度人民的意识层面,信仰层面和生活方式层面,仍然根深蒂固,使印度社会至今仍是世界最不公平的社会之一,种姓制度本身是印度教教义的一部分,而印度民主制度无法推动任何实质性的宗教改革和社会改良,也无力冲破高种姓人对这种改革的阻挠和抵制。甚至随着印度特色民主体制的演变,民粹政治与种姓制度结合的趋势愈演愈烈,使印度民主品质进一步恶化。

印度政治体制无法推动妇女的真正解放,无法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使得妇女地位远低于男子。妇女的文盲率远高于男性,而就业率远低于男性。

土地问题

印度无力推动真正的土地改革。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当年曾希望推动土改,但他所依赖的国大党,代表着控制印度土地资源的高种姓的大地主阶层,这个阶层左右了国大党庞大的农村票源,尼赫鲁最后只能妥协,把土地改革任务交给了邦一级的政府和议会,但在邦一级,议会历来都是大地主阶层的所控制。印度各级议员中很大比例都是地主的代表,这使得任何真正的土地改革方案在议会里很难通过。另外英国人给印度留下了一个法律体系,包括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法律,这也使土地改革更加难以展开,正因如此,印度有大量的无地农民,约占印度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

宗教对立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有重大的影响,印度人口中82%信奉印度教,12%信奉伊斯兰教。教派冲突犹以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最为严重。


2、印度行业与经济发展状况

行业

印度的支柱产业为服务业、工业、农业。印度的软件、信息、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占GDP的一半以上,工业占GDP比重接近三分一,农业占比约为15%。

1947年到1990年印度施行官僚控制的计划经济制度,但始终没有放弃私营经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从1991经济改革后,政府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大力吸引外资,增速加快了不少, 在软件,信息,服务外包,制药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这些产业创造的就业远不如制造业。

经济发展状况

2018年,印度的GDP总量为2.7万亿美元,约为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GDP为2030美元。


近十年印度经济经历了较为高速的增长,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7%,但在2019年,受美联储加息等国际形势影响及印度国内各种问题的困扰,印度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一度降至4.5%。


截止2018年底,印度公共债务达到1.19万亿美元,同时印度的外汇储备约为4017.76亿美元,仅2017年,每年的外债的利息支出就已经占印度财政收入的26%。

3、印度经济分析

从资本积累看

我们知道,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现代化和由农业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首要问题便是资本积累问题,工业化是一个资本不断增密,并逐渐排斥劳动的过程。对内需要向农业提取劳动剩余,对外则会依赖外资,而依赖外资将会造成债务高企,并且形成对外来资本的依附。而现代发展中国家无法像过去发达国家一样对外殖民,掠夺资本,因此资本积累将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印度的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10%,自然条件极具优势,是天然的世界粮仓,可以说农业禀赋极高,然而与耕地资源不那么丰富的中国比,印度的粮食产量却只有中国的一半,印度长期以来底层农民不占有土地,种姓制度导致高种姓的官员不热心解决底层低种姓民众的疾苦,无法有效消除贫困。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甚至大部分仍停留在原始阶段,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在印度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也就无法提供更高的劳动剩余用于发展现代产业。

从人口结构及劳动力看

印度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印度人口中位数为28岁,比中国的37岁要年轻。但是其教育水平不容乐观,2010年印度人均接受教育年限为4.4年,中国7.5年。同时中国的女性识字率是99%,印度不足一半。

印度人均收入低,人口多,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印度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素质较为低下,降低了劳动效率,而妇女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低,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女性的才能。

从交易成本看

印度基础设施条件差,今年大城市面貌虽有了改善,但是总体面貌变化不大,特别是老城区大片的棚户区,没有改观。另一方面印度政府部门效率低下,腐败严重。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效率的低下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政府职能看

稳定的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维持有效市场,激发经济活力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水平。印度沿用西方民主体制,从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实例来看,西方民主体制往往导致社会分化,矛盾加剧,党政不断,腐败加剧,严重消耗政府的管理水平。那么若是没有强力的政府,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经济危机、市场失灵时将不可避免的陷入社会动荡,引发社会变革,从而滑向经济停滞的深渊。

因此,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印度选举出了愿意推动改革,志在发展经济的莫迪总理,是印度人民之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印度的西方选举政治制度、僵化的既得利益团体和内部矛盾将成为印度经济发展及改革的最大阻碍和不确定因素。

从国际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看

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衰落,中美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印度作为全球化的一员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与波及。印度高企的债务及薄弱的外汇储备使其在面对危机和外来资本做空风险时难以有效应对。面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做为危机最终转嫁和托底的底层人民由于土地分配不均,自给能力不足,无力承担危机的损失,可能导致危机硬着陆,使印度陷入失业、通胀、债务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印度最大的机遇在于中国的崛起。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体,在其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均GDP,必然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由低端制造业向附加价值更高的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进行发展。在此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不再具备比较优势,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非洲等更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印度作为廉价劳动力充沛的国家,能否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将成为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而在次过程中,印度政府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条件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将是重中之重。

莫迪经济学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总理莫迪执政期间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面对印度国内错综复杂的局势和根深蒂固的制度顽疾,2014年印度人民党大胜之后,莫迪推行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在“印度制造”、废钞令、商品服务税(GST)改革之外,莫迪还设立“转型委员会”以取代国家计委,并用“三年行动计划”“七年战略规划”“十五年远景文件”替代原有的五年计划。莫迪的这些改革是他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调控能力的举措,客观上强化了印度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使印度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改革,摆脱原有制度带来的内斗和消耗。

转型委员会的许多策略方针中都可以见到中国的影子。例如,在转型委员会新颁布的《2017-18至2019-20三年行动规划》中,滨海经济区就是印度学习中国经验的集中体现。工业园、经济特区的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中被证明对经济发展极为有效的举措,目前多个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对经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若是印度政府致力于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印度作为一个10亿人口以上的大国,其经济潜力不容小觑。但是莫迪的一系列改革无法触及印度最根本的制度问题,在经济增长较快时莫迪可以连任,但是经济一旦遇到瓶颈,增长放缓,其执政将受到威胁,经济改革的延续性也将受到影响。2019年年初,莫迪政府出台改革措施,修订《工会法》,试图给予私营业主更多用工自主权,并将部分公共部门私有化,以期提升经济活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此举却引发近2亿民众参与的全国性大罢工,让莫迪深陷舆论漩涡。

4、印度经济展望

通过分析印度各方面的问题和发展,可以预见,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印度目前经济的低起点,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未来一段时间维持5%-7%的增长速度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也挑战着印度政府的部门效率和治理水平。而一旦遭遇危机,印度社会的动荡和失业造成的超大规模失业人口将使印度走向另一个极端。

很多人拿印度和中国比,从自身禀赋和发展优势来看,中国过去四十年来平均9%的增长将是任何国家都无法达到的经济奇迹,而印度由于种种原因,若无法有效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在制度上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过后将会逐渐沦为平庸,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客观的说,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苦难深重的印度人民所期待的幸福生活还远远没有到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