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学名马铃薯,是一种分布于全球的重要粮食作物,在人们的餐桌上极为常见。
你知道吗,英国曾经因为小小的土豆,失去了有绿宝石之称的爱尔兰。
爱尔兰位于西欧,是一个岛国,全岛面积8.4万平方公里。它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与英国隔着爱尔兰海,遥遥相望。爱尔兰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素有“绿宝石”美誉。
追溯历史的话,爱尔兰人是英国人的后裔。早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就有一批猎户从大不列颠岛来到爱尔兰岛。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一批凯尔特人登陆爱尔兰岛。在这批凯尔特人的影响下,爱尔兰岛居民逐渐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169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的部下侵入爱尔兰岛。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持续征服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成为了爱尔兰国王。到1801年,爱尔兰王国与大不列颠王国合并,成为英国的一部分。那时候,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19世纪,爱尔兰经济结构很单一,农业生产以土豆为主。几百万农民,都依靠土豆来维系生计。1845年,爱尔兰土豆受到一种称为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的卵菌感染,大片的土豆腐烂在农田里。最初是东部的农田,后来逐渐蔓延到西部。最终整个爱尔兰岛都受到影响,造成严重的歉收。
那时候的农业,基本靠天吃饭,农民家里没有足够的储备粮食。因此,爱尔兰岛很快就陷入饥荒之中。
这时候,英国本土在干什么呢?
我们知道,从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在全世界率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大幅度上升,工业和农业生产水平都远远高于爱尔兰岛。如果英国对爱尔兰施以援手的话,那么将极大地改善爱尔兰遇到的困境。
遗憾的是,英国对爱尔兰发生的大饥荒无动于衷,没有组织开展像样的救援。迫于压力实施的救援,进展十分缓慢,实在是“杯水车薪”。
当时,英国每年都从美洲进口大量粮食,其中一部分就从爱尔兰港口转运到英国本土。可是,英国舍不得将这些粮食分给陷入饥饿之中的爱尔兰人。
英国不但没有实施救援,反而对国际社会开展的人道主义救援进行阻拦。
当灾情变得非常严重时,有一艘装载有救灾玉米的船只运到爱尔兰,爱尔兰人想得到这些救灾玉米,必须经过十分复杂的申请程序。
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默西德闻讯后,打算向爱尔兰灾民捐款1万英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却要求他捐1000英镑就可以了,因为女王本人捐了2000英镑。女王不希望别人超过她。
阿卜杜默西德只好在捐了1000英镑后,另外买了3艘船的粮食,悄悄地运到爱尔兰。
最奇葩的是,在爱尔兰发生大饥荒后的几年里,爱尔兰对英国本土一直是粮食净出口。这就是说,爱尔兰人自己已经要饿死了,还要将口粮送到英国……
在英国的“神助攻”之下,爱尔兰大饥荒愈演愈烈,在5年时间里大约饿死了100万人,占据爱尔兰总人口的约1/4。
爱尔兰大饥荒的发生,使得民众普遍对英国产生了不满情绪。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在酝酿之中。1916年,爱尔兰都柏林爆发反抗英国统治的“复活节起义”,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从英国独立。虽然起义被英国军队镇压下去,可它激起了爱尔兰人的爱国主义浪潮。
对“复活节起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今日头条APP上搜索“复活节起义”,搜索结果里有许多珍贵的图文资料,值得一看:
在爱尔兰人的不断反抗下,1921年,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成立“自由邦”,北部6个郡仍属于英国。1937年,爱尔兰国家成立,但仍然留在英联邦内。1949年,爱尔兰成为共和国,自动退出了英联邦。1955年,爱尔兰共和国加入了联合国。
此后,英国全称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是因为,爱尔兰北部6个郡还是英国的一部分。
离开了英国的爱尔兰,发展得怎么样呢?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如今爱尔兰已经成为一个发达富庶的国家,化工、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产业等突飞猛进,其中软件和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在全世界都很有名。2018年,爱尔兰人均GDP达到77450美元,远远超过英国人均GDP(42491美元)。
【参考资料:《彼得・格雷.爱尔兰大饥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