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曾经大幅度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我国军工领域,迎来一波爆发式的发展。无论是众多先进机型的量产,还是新锐战舰的不断“下饺子”,都是这种进步的体现。不过,我国军事工业的发展神速,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迎来了某些“抱怨”的声音。
据印度IDRW防务新闻网援引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称,俄国防技术公司知识产权项目负责人叶夫根尼·利瓦德尼在近期对外表示,在过去的17年间,俄制武器遭遇了500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被擅自仿制的例子。以这个表态为契机,诸多俄专家也将话锋指向了蓬勃发展的中国军工。
这里面,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迪姆·科齐林就指出,一些公然的逆向工程让俄罗斯军工行业的从业人员感到震惊。尽管俄罗斯方面在类似的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应对,如规定必须批量购买俄制先进武器,同时还尝试收取知识产权费用。但最终的结果表明,这些行动却收效甚微。
作为佐证,他还提到了一组数字。那就是在2005年时,中国市场还占据了俄罗斯武器出口份额的60%之巨。而这个比例到了2012年时,已经急剧缩水到了8.7%的水平。这个变化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对于俄罗斯武器成品(不含发动机等零部件)的依赖正在逐渐降低。
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相比于本世纪初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包括苏-30战斗轰炸机、S-300系列防空导弹、636型“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以及“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盛况。最近几年被敲定的成品武器军购协议,似乎也只有24架苏-35SK以及6个营的S-400防空导弹寥寥数单而已。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也明言道,中国的军事工业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向中国推销新武器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俄方的策略是由单纯的军售转向联合开发。而合作方不仅有足够的资金,同时也有足够的意愿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中,来自中国的各类高端设备也在逐渐进入俄罗斯的市场。这当中,除了一系列高科技的民用/军用芯片之外,显然是我国河柴的CHD622V20系列柴油发动机成功出口俄罗斯,并成为大量俄海军中小型水面舰艇标配动力的例子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