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丹麦政府批准俄天然气管道可以通过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至此,俄欧合作的“北溪2号”工程解除全部铺设障碍。11月21日,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科扎克表示,“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将于2020年年中运营。近期,美国政府上下齐动,向有关国家和实体发出威胁,扬言不但要制裁俄罗斯,还要制裁参与本项目的欧洲国家和公司,原因是“北溪2号”工程危及西方国家的安全。
“北溪2号”管道工程2015年启动,全长1230公里,从俄罗斯维堡穿越波罗的海进入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年输气量550亿立方米,总投资95亿欧元,由俄罗斯、荷兰、德国、奥地利等共同分担。开始时,丹麦迫于美国压力,反对“北溪2号”管道通过其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有关国家提出绕丹麦而建该管道的计划。在俄罗斯和德国等国的外交斡旋下,丹麦同意合作。
“北溪2号”管道工程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关系紧张后提出的项目。此前,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2017年,俄通过乌克兰输出的天然气达930亿立方米,为乌克兰创造265亿美元利润。同时,俄罗斯还在从南部的黑海方向开始建“土耳其溪”管道工程。该管道每年向欧洲输送315亿立方米天然气。俄乌供气合同今年12月31日到期,有关续签合同的谈判未取得进展,估计乌克兰将失去承担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合作。
“北溪2号”工程获益多的是俄罗斯和德国。俄罗斯每年出口天然气近2000亿立方米,对俄联财政贡献率为45%左右。俄输欧天然气占欧洲市场34%,德国一家就每年进口534亿立方米天然气。“北溪2号”工程投产后将确保俄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到欧洲,也把俄德关系捆绑的更加紧密。
德俄没有深刻矛盾。总统普京和总理默克尔关系密切,普京可讲德语,两人多次不带翻译会谈。默克尔顶住美国压力,该项目能迅速建设起来。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宣布将停止20多座核电站使用,为了减排,德国还将关闭燃煤电站。要补上能源短缺,德国不再在意美国的压力,更多地考虑本国经济发展和民生需要。
从一开始,美国就反对俄罗斯从波罗的海铺设输气管道,不断向有关国家施压,让它们不参与此项工程。随着“北溪2号项目即将竣工,美国更是焦虑不安。能源部长瑞奇·佩里1月声称,“乌克兰和欧洲公民不应成为单一能源市场的人质。”7月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总统告诉北约秘书长,“北溪2号”工程会使德国被俄罗斯“完全控制”。
近期,美国加大威胁和干涉力度。美驻德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近日写信给德国公司,暗示会对支持“北溪二号”工程的公司实施制裁。美国双管齐下,劝说有关国家政治领导人的同时,把手伸向与该工程有关的实体。德国政府对此表示极大不满,告诉公司,对美国大使的做法应该置之不理。
美国威胁“北溪2号”工程有其自身商业利益考虑。美国已实现“能源独立”,每天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除自用外,还可在出口。与俄罗斯争夺欧洲能源市场是美国高举制裁大棒的主因。目前,美国的天然气占欧洲市场的10%,俄罗斯则达到34%,开通“北溪2号”管道,俄输欧天然气将大幅度增长。由于长途运送,美输欧天然气价格要比从俄贵30%。为争夺欧洲天然气市场,美国把天然气价格问题归于安全和政治需要。
“北溪2号”工程已被政治化。表面看,美国关心欧洲能源安全,提出可扩大对欧能源出口。同时挥制裁大棒,企图阻止俄罗斯和欧洲的深度能源合作。“北溪2号”工程不单是能源合作,它还涉及地缘政治角逐,也考验跨大西洋关系。通过该项工程,俄罗斯扩大在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的影响力。美国则制裁效果不彰,根本改变不了俄欧合作步伐。俄罗斯“北溪2号”工程已在美欧关系里打进一根“楔子”。欧洲百姓不想在寒冷冬天里挨冻,政治领导人需要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俄罗斯充分利用天然气这张“王牌”,在西方围堵面前炸开一道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