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股市上的事很难引起我的兴趣。我连账都经常算不明白,自认逃脱不了“韭菜”的命运。况且我一见K线图就走神,老联想起连绵山脉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然而美国那一群打了鸡血的散户实在太引人瞩目了,仿佛躲也躲不过去。
这故事稍稍有点复杂,散户和华尔街机构较劲的过程贯穿始终。
以线下业务为主的游戏产品零售商“游戏驿站”(GameStop)近些年连续亏损,加上疫情的影响,不被市场看好,一路跌成“垃圾股”,却被美国散户的线上大本营、Reddit论坛旗下的版块“华尔街赌场”(WallStreetBets)的散户给“相中”了。
到了今年1月中上旬,游戏驿站自己发了一把力,任命三个新董事、透露电商渠道销售大增的信息,股价不出意料大涨了一波。但这时候,华尔街的做空机构仍旧看跌,包括连我这个投资门外(女)汉都听说过的香橼。这时候“华尔街赌场”的用户们不乐意了,攻击对象甚至扩大到了香橼创始人的家人,逼得香橼举了白旗。散户们的斗志彻底被激起,继续拉论坛里的众多网友抱团做多,把枪口转向了另一家做空机构梅尔文资本。这期间游戏驿站的股价疯了似的飚,曾经不到3美元的“垃圾股”,涨到483美元的历史新高,真和冲上了月球似的。
故事的后续里,也有两个非常戏剧化的节点。一个是,华尔街似乎是急了,券商平台在美国时间28日限制散户交易,删了部分股票的代码,被嘲讽“不讲武德”;再一个是,29日大空头香橼突然宣布“改行”,从此改做多。恰好散户的交易权限“有限”恢复,受限制交易影响跌下去的股票又应声涨了一大截。连大空头都被散户虐到怀疑人生了吗?反正看完这一出大戏,我挺怀疑人生的。
这件事未完待续,美国证监会也表示将“密切审查”。表面上看,散户们这一通乱拳,没少打出造富神话,华尔街一度蒙圈,做空机构亏得很惨,大有“韭菜”翻身的即视感。是不是果真如此?甚至这能不能证明,散户们也能拥有不亚于专业机构的分析能力?这咱还是听专业人士的。我看过的分析里,除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多不愿夸大散户的“胜利”。华尔街“反扑”之后的熔断式大跌,估计就足以把许多散户折腾得够呛,基金、交易平台、媒体的合力围剿之下,散户们的处境也很危险。这更像是闹剧,《纽约时报》却略带黯然地说,“散户出手了,华尔街将不复从前。”
比起研究“散户为什么能赌赢这把”,我对“华尔街赌场”散户们的言论更感兴趣。这出大戏怎么就能演到如此疯狂?除了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方便,还有什么因素让他们紧密地抱团在一起?从他们驳斥华尔街、主流媒体的指责时能略窥一二。
论坛用户“ssauronn”的公开信里痛斥梅尔文资本,“你的继续存在是一个尖锐的提醒,提醒那些在2008年危机中造成这么多苦难的人并没有受到惩罚”,希望“婴儿潮”那代老年人支持散户们所代表的年轻一代,“不要支持那些十年前造成这么多苦难的人”。针对性不要太明显。
代表散户们舌战CNBC主持人的帕里哈皮蒂亚面对“散户不遵守基本面”的质疑时,反驳说华尔街对冲基金的策略也根本不看基本面,这是华尔街“肮脏的小秘密”,凭什么他们就不受质疑?意思大概是说,“为什么你们玩得,我们就玩不得?”
一旦有了“你们”和“我们”的分野,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讨论啥“散户逼空是不是扰乱了市场秩序”、“有没有非法操纵市场的嫌疑”呢?人家压根就没打算按现有的规矩来,铁了心要挑衅规则、蔑视精英和权威。“华尔街赌场”里的“带头大哥”34岁,金融分析师出身,保险巨头前雇员,更重要的身份是“油管”上昵称叫“RoaringKitty”的“理财网红”。这个网名就怪有意味的,“咆哮的小猫咪”,奶凶奶凶,隐隐传递小人物怒而叫板“权威”的味道。
散户反复提及的“2008年危机”,可以视作故事的起点。美国政府应对危机采取的纾困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是起效的,但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再加上疫情冲击的影响,有分析认为,美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达到了一百年来的最高点。这也是美国眼下众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引用《纽约时报》的观点,“对游戏驿站的投注使他们感到自己在一个多年来占他们及其家人便宜的金融系统中被重新赋予了权力。”阶层对立无法完全解释这场“大战”,比如帕里哈皮蒂亚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富翁。但这很有助于理解众多散户的“疯狂”,除了暴富翻身的渴望、“人只活一次”口号的精神感召,“被剥夺感”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作用。
“疯狂”背后是难以调和的不平等。所以不奇怪,许多人会把散户围攻华尔街和美国民粹主义崛起、暴徒“攻陷”国会山联系在一起。这背后的结,又千丝万缕地难解。散户之所以能大批涌入股市,被一些专家认为和疫情期间美联储大规模派发救济金有关,“美联储派发的子弹最终射向了华尔街”;底层白人期待改变现状,却把希望寄托在妥妥代表大富豪阶层的特朗普身上,其在任期间的“政绩”之一是给富人减税。美国缓和阶层矛盾的路,也是崎岖坎坷。
如果社会对公平的渴求长期得不到回应,一个国家就难言稳定和安宁,难以维持繁荣兴盛。
(文/张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