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新冠病毒变异、多国停飞英国、物流停滞、伦敦进入第四级“封城”管制、大量民众外逃……英国的一系列有关疫情的“惊悚消息”让人们再次关注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过,处于风暴中心的英国人似乎有一些麻木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伦敦记者在22日专栏文章记述了新一轮封城下英国人的心态:第三轮封城“氛围有点让人绝望”。
作者表示,现在的伦敦大家戴着口罩,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超市外排起了长队,不少商家在封城下“顶风营业”,人们不知道英国政府在干什么,没有专家能给出清晰的抗疫手段,也没人知道这次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
CNN专栏文章标题截图 宣布“封城”后,12月20日的伦敦牛津大街依旧人流涌动 图源:社交媒体CNN在12月22日刊登该新闻网驻伦敦记者尼克·佩顿沃尔什的专栏文章《当世界离你而去后——来自伦敦的观点》,讲述了第三轮封城后,伦敦居民的心态。以下是文章节选翻译:
冬至已过,从今天(22日)起白天会越来越长,但英国人并不期盼这种变化。
在英国,我们曾预料到2020年底会出现混乱,但至少希望混乱会是自己造成的——随着英国与欧盟开始一种新的关系,新的贸易规则将生效,英国会在退欧过渡期结束时因为民粹主义豪赌而出现混乱。
但取而代之的则是来自大自然的混乱,疫情带来了恐惧,以如此快的速度将英国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离开来。英国政府曾经建议我们不要去的那些国家,现在都表态说英国不受欢迎。
不需要等到英国退欧大戏上演,运输卡车就已经在多佛海峡前排起了长龙。而政府的口号“不要恐慌”现在已成为最响亮的警钟,导致商店货架上空空如也,超市外排起了长队。
每次英国“封城”都有不同的感觉。第一次封城让伦敦市中心在警笛声中散发出鬼魅般的超现实的新光彩。第二次封城几乎没有让什么人留意它,因为企业在这次封城期间费劲地解释它们为什么可以继续营业。而第三次封城,到目前为止,让人有点绝望。口罩在户外更常见,而我们根本不知道疫情和封城什么时候会结束。
在伦敦南岸,两周前还挤满了人,现在只剩下独自跑步的人。尽管如此,在这个被称为“Tier 4”级别封城的第一天,我还跑过一家摊位,这家摊位还在出售加了香料的苹果酒。不管你怎么定义,你还是可以(在封城下)继续营业的。
圣诞节临近,伦敦街头人员稀少,但店铺依旧在“tier4”封锁下开放 图源:社交媒体在英国,认为英国政府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再是阴谋论者的奇言怪语,而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估。约翰逊政府一次又一次面临决策,他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会被批评为不合逻辑或冒险,甚至吸引眼球的小报也会这样批评他。然后约翰逊政府通常会在最后一刻否决或者逆转这条决策。
约翰逊起初对新冠疫情轻描淡写,后来采取行动压制疫情,检测疫情,然后被新冠送进医院,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获得了基于同情的民意调查数字。之后,约翰逊却又没有对病毒进行普筛和追踪,甚至没有进行足够的检测,只是说疫情到圣诞节就会“消失”。
再之后,约翰逊把整个国家拖入了一个他早些时候说过的是“毁灭性的、没有必要”的封城状态,然后,他终于取消了圣诞节——他几天前曾说只有不人道的人才会取消圣诞节。
唐宁街的新闻发布会上充斥着不确定性和陈词滥调。精疲力竭的科学顾问们似乎在努力跟上大自然的脚步,而人类已经在疫情中煎熬了一整年。科学家们的建议似乎只能被一位饱受打击、头发越来越乱、无法跟上他所领导的混乱局面的首相有选择性地采用。
英国每日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经变得惊人的庞大。但这种病毒的流行性意味着几乎每个英国人都认识被它杀死的人——或者有朋友在这波新冠浪潮中被感染,或者突然发现新冠疫情在他们的街区比他们想象的要流行得多。
去年10月我们拜访伦敦布莱克本医院时,ICU病房的情况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到达之前的那个周末,该院21名病人中有三分之一已经死亡。我们采访的其中一位病患后来去世了。他当时病情“似乎有好转”。
在大多数家庭或家族中,偶尔会有不“相信它”的人对封城产生异议。或者是那些认为治疗花销比疾病更糟糕的人。在周六“封城”令发出后,人们最好的回应是挤上伦敦前往外地的最后几列火车,就像我们这周末莫名其妙地看到的那样。我们似乎是不顾一切地满足自己的自私和紧迫的个人需要,确信这些不顾及他人的行动能避免病毒侵入我们的私人世界。
英国货架空空如也几个月前,一位在英国政府工作的朋友对我开玩笑说:“如果英国能在一件事上领先就好了。”
我们曾经一度希望英国在疫苗上领先——希望辉瑞生物技术公司的疫苗由英国政府最早批准并推出,如果牛津-阿斯利康的疫苗也获得批准,我们或许能向世界推出数百万的疫苗。但现在我们担心,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可能是一种加剧疫情严峻程度的变异新冠病毒。
但到2020年底,鲍里斯·约翰逊没有剩下太多的可供选择的政治筹码。约翰逊的警告并没有被严肃对待。相反,全世界却严肃对待英国,因为这是英国第一次不再是分裂或者不确定,甚至约翰逊都在认真对待此事。
不过,这种新的清晰现实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的任何把握:我们面临着不断发酵的恐慌、当前的封锁、不知道这些黑夜比白日更漫长的日子何时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