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intel是比较郁闷的,被三家“A字头”的企业apple、ARM、AMD围殴了。当然这一切要怪intel自己,年年挤牙膏,14nm工艺用了6年。
要知道英特尔的14nm工艺的芯片在2014年就推出来了,那时候是第5代酷睿,代号为Boradwell,采用的就是14nm工艺。
然后一直大2014年到2019年的第9代酷睿,一直使用的是14nm工艺,虽然有什么14nm、14nm+、14nm++,但其实还是14nm。
直到第10代酷睿,也就是代号为Ice Lake的芯片,才有了10nm工艺,但14nm依然还在大规模使用,用于桌面版电脑等,是远远的落后于台积电、三星了,连AMD都找台积电后,在2019年推出7nm的Zen2代了。
有意思的是,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在去年也实现了14nm,并且在今年迎来了大爆发,按照中芯的报表,目前中芯14nm/28nm的营收占比已经提高到了占比达到了14.6%。
于是有人开始将中芯国际的14nm,对比英特尔打磨了6的14nm工艺,称究竟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差距。
实话实说,如果从工艺节点来看,是没有差距的,大家都是14nm,但如果我们要去深究背后的真正工艺,还是有差别的。
而最具体的差别,其实看晶体管密度就行了,毕竟芯片是由晶体管构成的,工艺越先进,代表晶体管密度越大。
而在晶体管密度方面,有一个公认的单位,那就是MTr/mm²,指每平方毫米下,晶体管的个数是多少百万个。
intel的14nm工艺下,晶体管密度为44.67MTr/mm²,也就是每平方毫米达到4467万个。而中芯国的14nm工艺,晶体管密度为30MTr/mm²,也就是每平方毫米达到3000万个,相差大约为50%,这个就是最直接的差距了。
此外,在芯片制造水平上,还要考虑良品率、芯片本身的设计复杂程度,以及频率高低等等参数。但这个相对主观一点,不太好像晶体管密度这个公认的指标来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是14nm,但其实差距还是蛮大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