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3日在曼谷开幕,这次会议将聚焦经济合作,东盟发起、共有16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能否取得决定性进展备受关注。美国只向峰会派出了一个较低级别的代表团,而且希望会议更多探讨南海问题,使得华盛顿从一开始就不在这次会议的核心频道上。
东盟将这次峰会聚焦经济合作,是非常冷静的决定。经济合作是东盟的长项,也是它能够扮演主角的领域。RCEP如果能够签署,将形成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东盟处在该自贸区的中心位置。如果把经济合作变成地缘政治,东盟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言权和组织力的。
华盛顿对东亚的经济参与呈减弱之势,但它对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干预却更趋活跃。当经济是主题时,东盟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在运用选择权上很主动。但一转换成地缘政治,东盟国家就会有强烈的处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的艰难感,它们很容易变成外部力量推进本国利益的工具。
东盟共有6亿多人口,经济算不上很发达,可以说被多个大的力量环抱。它很容易被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扯得支离破碎,它的团结对所有成员国来说都很宝贵,能够以一个整体来参与国际竞争,增加这个地区在世界上独立的话语权,是区域内所有国家的重大共同利益。
客观说,中国是东盟这一利益的理解和照顾者,围绕东盟开展各种合作,让东盟在跨区域交流中扮演类似“召集人”的角色,中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配合。对东盟发起的RCEP谈判,中国从一开始就高度支持,对东盟十国参加或主导的其他机制,中国也态度积极。
美国对东盟采取了“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华盛顿最热心的是如何在这里构建对付中国的屏障。无论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还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印太战略”,都把东盟当作了需要利用好的工具和材料,对东盟基于自身利益提出的各种主张,华盛顿一直心不在焉。
这次东盟不打算谈南海纷争,华盛顿兴致大减,派来两位部长级官员,其中一名还是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罗伯特•奥布莱恩,这是美国对东盟战略定位的一种写照。
几乎所有东盟国家的首要任务都是进一步实现发展。由于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内部市场都比较狭小,它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前提条件就是整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南海存在一些纷争,东盟国家之间也有纷争,有的国家内部尚存较为严重的冲突,但是不让这些矛盾激化,避免它们影响国家和东南亚地区的整体发展态势,这无疑符合东盟所有国家的利益。
东盟国家的舆论场大多与西方舆论场相通,很容易被强大的西方舆论机构深度引导,形成并不符合东盟国家利益的舆论基调。比如南海纷争应该被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它与东盟国家的发展应当是什么样的关系,应当如何看中国的崛起等等,美国和西方的利益常常以各种方式渗透进东盟的舆论场,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已对东盟整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华盛顿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显然没有把东盟的利益纳入考虑范围,而且损害了东盟。这进一步提醒了东南亚人,他们在与美国“相互利用”的博弈中处于劣势,他们必须以更坚决的态度独立自主地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