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新闻 >

奥巴马出总统回忆录 书中这样评价特朗普和拜登

时间:2020-11-19 15:20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文|徐立凡奥巴马卸任后的首部作品《应许之地》,于11月17日在全球各地以25种语言同时出版。抛开政治身份不谈,奥巴马其实是个成熟的老作家。

文|徐立凡

奥巴马卸任后的首部作品《应许之地》,于11月17日在全球各地以25种语言同时出版。

抛开政治身份不谈,奥巴马其实是个成熟的老作家。

他在33岁时就写了《我父亲的梦想》一书,此后又出版过《无畏的希望》《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等著作。

但毫无疑问,《应许之地》才是重头作品,因为这是他的总统回忆录。

《应许之地》全书共768页,是奥巴马总统回忆录的第一卷。

全书披露了他的不少家庭生活细节,如奥巴马在白宫一度每天抽8-10支烟,后在女儿监督下终于戒烟;白宫内如同鱼缸一样不自由的生活,让他的妻子米歇尔感到沮丧,他本人感觉妻子因面临压力而“像一台持续微微振动的机器”等。

《应许之地》也以2011年5月为时间截止点,回顾了在第一任总统期间,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推出医改法案、美军击毙本·拉登等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

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揭示了美国政治中的“古老毒素”——种族冲突和政治分化是如何被释放出来的。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奥巴马就新冠肺炎疫情抨击特朗普,“他嫉妒媒体对新冠的报道”。/CNN报道截图▲奥巴马就新冠肺炎疫情抨击特朗普,“他嫉妒媒体对新冠的报道”。/CNN报道截图

自我评价是性情保守的改革家

在书中,奥巴马回顾了他第一任总统期间的不少重大事件决策过程。

奥巴马在书中透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当时一些左翼人士主张将银行国有化。

奥巴马担心,这样的举动会破坏社会秩序,并可能让闯了祸的银行高管们被起诉,于是拒绝了这一提议。

奥巴马还以平价医疗改革法案为骄傲。他说,《平价医疗法案》使2000万美国人获得了医保。

奥巴马自我剖析称:“这揭示了我的政治性格的一项本质:我是改革家但是性情保守,当然我的眼界并不保守。”

不过,奥巴马也为他的改革没有获得部分美国人的理解和支持感到沮丧。

在回顾到2010年中期选举民主党惨败,在众议院失去了惊人的63个席位时,奥巴马表达了对罗斯福的“嫉妒”,后者在20世纪30年代拯救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

他写道:“无论是由于缺乏才能、狡猾、魅力还是好运——我没能像富兰克林·罗斯福(F.D.R。)曾经做到的那样,团结全国人民,支持我心目中正确的事情。”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特朗普曾向奥巴马毛遂自荐

在书中,奥巴马有不少篇幅批评了共和党。他谴责共和党人一直以促成民众的不满来成事,导致“深切且让人窒息的犬儒主义盛行”。

奥巴马暗示,2008年大选时,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选择时任阿拉斯加州长佩林做搭档,是引发美国政治分化的一根重要导火索。

佩林从偏远地区差点走进白宫,是共和党极端力量茶党崛起的一个标志。

奥巴马称,通过佩林,“似乎那些长期潜伏在现代共和党边缘的黑暗精神——仇外心理、反知识分子、偏执的阴谋论、对黑人和棕色人种的反感——正在找到通往舞台中央的道路。”

奥巴马还透露了特朗普的一些有趣旧事。

2010年时,特朗普曾向奥巴马的顾问毛遂自荐,请求负责处理墨西哥湾海上钻油平台的大规模漏油事件,并提议在白宫盖一间“美丽的舞厅”,不过这两项建议都遭到了拒绝。

奥巴马对于特朗普质疑他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事耿耿于怀,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特朗普崛起的奥秘:“数百万美国人,对于一名黑人进驻白宫感到害怕,他(特朗普)为他们承诺了解决种族焦虑的灵丹妙药。”

对于美国的种族冲突和政治分化问题,奥巴马认为,根源有两个:美国曾经长期实施种族主义政策以及南北战争。

▲拜登。资料图▲拜登。资料图

拜登曾担心无法击毙本·拉登

奥巴马在书中也记录了他与拜登的交往。

他说,尽管他与拜登之间“截然不同”,但他发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引人注目”,并提到拜登具有善良的心、外交政策专长以及对劳工阶级的吸引力。

奥巴马也回顾了击毙本·拉登的决策过程。

当时,拜登担心突击任务失败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希望奥巴马不要去,但又说让奥巴马凭直觉决策。

奥巴马称,这是因为拜登当副总统时,扮演的就是奥巴马决策时“踩刹车”这样的角色,这让奥巴马从多个角度考量。

奥巴马写道,在成功击毙本·拉登后,当海豹突击队的直升机起飞时,“乔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了声恭喜你,老板。”

当然,《应许之地》也提到了美国的对外关系。

比如,奥巴马称,他预见到了中国将成为挑战美国地位的重要力量,因此试图巩固美国势力以牵制中国。

对于中东、北非剧变时美国采取的立场,奥巴马也作了辩解。

他说,美国无法对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提出要求,但对于埃及这样接受了美国数十亿美元援助的国家,美国有理由提出要求。

不管立场如何,从《应许之地》的这些记录里,我们能够窥探到一个既有内心独照和冷静反思,同时也有苦闷和困惑的白宫前主人的心路历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