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全球价值链中心负责人、社会学教授加里·杰里菲(Gary Gereffi)日前指出,新冠疫情不会导致全球化的终结,但突出了全球化的风险,这可能促使生产从极端形式的全球化向再平衡转变。
4月21日,杰里菲在一个名为“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供应链:破坏和重建”的在线会议上称,此次疫情让人注意到了医疗产品的供给链,如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由于全球供应链高度专业化,再加上疫情期间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实施出口管控,导致许多国家的这类产品都出现了短缺,并且不容易找到替代供应商。
“供应链破坏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想象地要长,”杰里菲说,“有些国家即便已经成功度过第一轮疫情,但在疫苗研发出来之前,依然必须随时准备,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杰里菲认为,黑天鹅事件可能比想象地更加频繁,如东非蝗灾、澳大利亚大火等,而供应链也将因此变得更具韧性,这种变化可能通过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企业会努力实现关键产品的供应链多样化;二是生产区域化,即将供应链转移至离本土较近的地区;三是将关键产业的部分生产转移至国内。
“此次疫情不会终结全球化,但突出了全球化存在的风险,此后我们可能从极端形式的全球化向再平衡转变,这种再平衡包括近岸外包和重建国内生产等,供应链也将变得更具韧性,”他说。
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战略、政策与检查部副主管塔明·巴约米(Tamin Bayoumi)也认为,新冠疫情可能会导致部分跨国企业收缩业务“战线”,这将是一个重大风险。
巴约米表示:“在一个不确定未来是否可以拥有普遍开放贸易的世界中,如果你在欧洲,那么从保加利亚获得免关税商品,相比从中国获得免关税或免限制商品,其确定性要高得多。因此一定程度的区域化几乎不可避免。”
他表示,之所以称这是个重大风险,是因为如果从越南而非中国采购组件,成本并不会高太多,但是生产回流(reshoring)却会给成本和生产力造成巨大影响,并导致经济财富的重大损失。
记者 崔璞玉